收藏资讯

窑址专栏
越窑窑址概况

越窑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青瓷窑,窑所在地主要在今浙江省上虞、余姚、慈溪、宁波等地,因这一带古属越州,故名。越窑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隋、初唐继承南朝风格,生产碗、盘、盘口四系壶、四耳罐、鸡头壶等产品。

    唐、五代时最著名的青瓷窑场和青瓷系统。也称"秘色窑"。在越州境内(今浙江慈溪上林湖滨湖地区),故名。所烧青瓷代表了当时青瓷的最高水平。发现窑址已达二三十处,以鳖唇山东晋时期遗址最早,唐、五代到宋初时期的窑址尤多。唐代越窑青瓷已很精美,博得当时诗人的赞美,如,颜况"越泥似玉之甄",许浑"越甄秋水澄",皮日休"邢人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陆龟蒙"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等。五代吴越时越窑瓷器已"臣庶不得用",作为吴越王钱氏御用及贡品。进贡瓷器动辄万件;入宋以后,贡瓷数量有增无已,一次进贡有多达十四万件者。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主要制造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主要制造白瓷。越窑的青瓷明彻如冰,晶莹温润如玉,色泽是青中带绿与茶青色相近。

    越窑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说:"越瓷类玉邢瓷类冰"。唐代通常以所在州名命名瓷窑。当时,越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的余姚、上虞一带。因此越窑是指坐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以出产类玉似冰的青瓷而着称,超出这个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的窑场,尽管生产越窑风格的青瓷,但不能称之为越窑,而只能为越窑系窑场。

    越窑自东汉开始生产,经三国、两晋、南朝、唐,一直到宋,延续千余年,经历了创造、成熟、发展、繁荣和衰落几个大的段落,它是中国南方青瓷生产的重要产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三国时期的越窑产品,胎质坚致细密,胎骨多为淡灰色,釉层均匀,釉汁洁净,早期纹饰简朴,纹样有水波纹、弦纹、叶脉纹。晚期装饰趋向繁复,出现斜方格纹,还出现了堆塑方法,器物可分为日用品和明器(陪葬品)两类。

    西晋 西晋越窑瓷业剧增,瓷业渐趋繁荣,这时所制青瓷胎体较厚重,胎色较深而呈灰或深灰色,釉层厚润均匀,釉色以青灰为主,装饰精致繁复,用刻划、堆塑等装饰手法,后期出现褐色加彩的装饰手法。器物仍以日用品和随葬用品为主,熏炉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产品。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烛台、灯、盆、钵、盘碗、壶、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纹样以弦纹为主。

    在东晋晚期出现的莲瓣纹,在南朝时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纹饰。器物上装饰有小而密集的褐彩。器物以日用品为主,胎、釉分为两种。一种胎质致密,胎呈灰色,施青釉。另一种胎质粗松,呈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唐、五代时期是越窑发展鼎盛时期,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所谓的"秘色"瓷,更是当时越窑青瓷的十分引人注目的产品。 唐代的越窑青瓷,深得当时的诗人喜爱,不少诗人都描述和歌咏过越窑青瓷的美,如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咏秘色瓷器》)徐夤的"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贡余秘色茶盏》),就连日本明治时期的日本人石川鸿斋也曾作诗赞颂余姚上林湖的越窑瓷器":上林之窑盛天下,宋社已屋陶亦罢。遗珍谁得雉鸡山,久埋土中犹未化,馀姚沈君藏一瓶,釉色莹澈凝貌青。相携万里来扶桑,割爱贻我何厚情......"

    五代越窑青瓷胎质细腻,胎壁较薄,表面光泽,胎色呈灰或浇灰色,釉质腴润光亮,半透明,釉层薄而匀,釉色前期以黄为主,后期以青为主。装饰初期以素面为主,后期堆贴尤其是刻花大为盛行,题材多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艺术形式多种多样,艺术风格丰富多彩。

    唐代陆羽曾在《茶经》一书中有此评价:"碗,越州上......"。对当时流行的越窑青瓷茶瓯,陆羽评曰:"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在同样一本书中,陆羽对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瓷作了比较,他评道:"越瓷类玉,邢瓷类银,越瓷类冰,邢瓷类雪"以类玉似冰来评价越瓷的美。

    唐代的越窑青瓷,深得当时的诗人喜爱,不少诗人都描述和歌咏过越窑青瓷的美,如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咏秘色瓷器》)徐夤的"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施薄冰盛绿云"(《贡余秘色茶盏》),就连日本明治时期的日本人石川鸿斋也曾作诗赞颂余姚上林湖的越窑瓷器":上林之窑盛天下,宋社已屋陶亦罢。遗珍谁得雉鸡山,久埋土中犹未化,馀姚沈君藏一瓶,釉色莹澈凝貌青。相携万里来扶桑,割爱贻我何厚情......"

 

越窑青釉瓷胎、釉的化学组成

    越窑历时虽近千年,但所烧制的青釉瓷的胎釉化学组成始终变化不大,特别是釉的化学组成变化更小,如图4-2所示,所有越窑青釉瓷釉的化学组成都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即使像前面所提到在上林湖和绍兴出土的与法门寺出土的在釉色和制工上非常相似的青釉瓷盘SL2)釉的化学组成也和其他越窑青釉瓷釉的化学组成混处在一起。这就说明影响秘色瓷釉颜色的主要因素,不是它们的化学组成,而是它们的烧成温度和气氛。但由于越瓷釉中都含有较高的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要达到明亮的“千峰翠色”或“捩翠融青”的青釉就有必要在很强的还原气氛中烧成。也就是说这类越窑青釉瓷的精品对烧成条件的要求十分苛刻。因此,无论从各地出土的越窑青釉瓷或是各窑址堆集的碎片绝大多数都是青中带黄或带灰。即使像在杭州、临安等地的吴越王室和官僚墓葬中出土的不少器型不一,制作工整,装饰豪华的越窑青釉瓷中,其釉色能与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釉相比者也不多见。这就说明当时要在龙窑中用很强的还原气氛把含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都相当高的瓷釉烧成“千峰翠色”的确是件非常不容易而又很难掌握的事,因此偶尔在某一次烧成中可遇而不可求地出现极少数与众不同的,色调均匀的“千峰翠色”,这在当时是无法解释的,当然只能认为是神秘难测的现象。正如把由于化学组成,烧成温度和气氛等综合因素导致的瓷釉液相分离所引起的在当时既无法解释,又很难重复的河南禹县钩窑瓷釉的五光十色的艺术效果称之为“窑变”而不称之为花釉,是同一道理。所以秘色瓷者,神秘色调瓷之简称也。

 

越窑青釉的烧制工艺

    上虞越窑的烧成温度最高,特别是东汉时期。所测的7个样品除个别外,烧成温度都超过1200,约有半数接近1300℃。甚至像东汉上虞小仙坛出土的青釉印纹罍的烧成温度已达1310C,它是迄今所测得的越窑青釉瓷中最高的一个。所测的上虞东汉以后的5个数据中,除一个西晋的烧成温度为1300℃外,其余则都在1200C左右,可见上虞东汉时的两座龙窑都已能烧到相当高的温度。由于在绍兴和上林湖两地的炉窑的资料不多,尚不能作全面的分析。但两地的青釉瓷烧成温度都在1200℃以下,要比上虞地区青釉瓷的烧成温度低得多。可见越窑青釉瓷首先在上虞小仙坛和帐子山等窑址烧制成功,而达到很高的质量则应与这一时期龙窑的改进有很大的关系。

    越窑早期制品叠烧时多采用三足支钉作为器物之间的隔开支托,后来又采用泥粒间隔支烧方法,所以在底足和器物内底釉面都留有支点痕迹。再后来则使用垫圈支烧,并使支烧痕迹由圈足底部移到圈足内底,使圈足包釉光滑无支烧痕迹。既美观又实用。所以在各窑址堆积中可见众多大小不等,高矮不齐的瓷质垫圈,有时亦可见到制作并不规整的垫饼。

越窑青釉瓷的造型和装饰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越窑主要在如今的浙江省,生产年代自东汉至宋朝。唐朝是越窑工艺发展最精湛的时期,在当时居全国之冠。初唐时的越窑仍处于中国青瓷的低潮期,其基本风格与南朝和隋朝相类似;中唐以后,越窑质量逐渐提高;五代时,一部分产区被钱鏐的吴越国宫廷所垄断,成为我国最早的官窑。唐宋时期的越窑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还远销海外。

    越窑瓷装烧主要是二种:明火烧或匣体装烧。不管哪种方法,为防止粘连,均要用泥点来做间隔。不同时代,越窑用泥点的部位有变化。唐至五代,越窑泥点的部位用在器底边缘和圈足的足端。五代晚期至北宋,采用垫圈间隔装烧,因此,越窑泥点移至外底,使足端包釉完整。

    在施釉上,从唐到宋所施的都是石灰釉,这种釉,光泽度好,透明度高,但粘着力不强,薄而易流淌。唐代早期,釉层薄而不均,有流淌,少光泽,施釉不到底,器底和圈足常有露胎。釉色有青黄、青灰和淡青等多种;唐代中期至五代釉色以青黄多见,还有青灰、青绿等。特别是晚唐起,釉色偏于黄色,或青中闪黄,以艾色为贵。后逐渐改进到清水般的湖绿色。

    越窑的器物形式多样,多见的有碗、盘、洗、碟、杯、盒、罐、钵、缸、釜、瓶、灯、盂和执壸等。以罂和茶瓯最为突出。唐代的必定短流,时间越晚,壸上的流则越见伸长;宋代中晚期,应是立足。在装饰上,唐代以素面为主,有的器物有堆贴和少量的划花图案。五代有少数堆贴和刻划花的纹饰,并出现釉下褐彩的装饰图案。到北宋刻划花装饰较多,纹饰取材于唐代的金银器。

    在越窑器上,特别是在宋代越窑器上,常有文字题记出现在器身和器底之上。这些文字大致可分为姓名、数字、记事和其他文字等几类。

 

越窑青釉瓷的兴衰

    考古学家一般认为东汉至两晋为越窑的创始和发展时期,唐至北宋为鼎盛时期,南宋后即停烧。其产品风格虽因时而异,但还是一脉相承。可见越窑在长达近千年的烧制过程中历经创始、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全过程。

    越窑青釉瓷在浙江上虞曹娥江两岸能够烧制成功,首先是这一地区有丰富的制瓷原料和燃料,特别是瓷石类原料的矿物组成和工艺性能都能满足瓷器在化学组成、成型、干燥和烧成上的要求,这是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不是到处都有或人工所能创造的。其次是这一地区长期烧制印纹硬陶和原始瓷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建立的成熟工艺。这是浙江地区先民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的独到的运用和成熟的掌握,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可见东汉晚期越窑青釉瓷的出现是制瓷工艺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瓷业发展所必需具备的先决条件的体现。当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习俗崇尚也会对越窑的兴衰起一定的作用,甚至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内起相当重要的作用。东汉立国后,由于施行了一系列有利于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的政策,使得上虞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都得到了发展,制瓷业也不例外。根据上虞县文物管理所考古调查资料,这一时期上虞曹娥江两岸傍山近水处窑场林立,窑址竟达37处之多,成为我国最早的制瓷基地。

    三国时期,上虞地处东吴统治地区,战乱较少,广大人民得以安居乐业,遂使制瓷业在东汉建立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所发现的窑址成倍增长。到了两晋时期,越窑瓷业继续得到发展,东晋中期以后越窑生产出现了普及的趋势,窑址分布范围扩大,不再集中在绍兴、上虞一带。瓷器的造型趋向简朴,装饰大为减少,所生产的日用器皿如碗、碟等都已大小配套,十分齐全。

    越窑随着历史进程、政治形势和经济情况可以变化,但自然资源依然存在,工艺基础仍能保持,所以到了长治久安的唐代,越窑很快就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窑址数量大大增加,遍布绍兴至宁波等广大地区。所产青釉瓷上贡皇室,下供庶民,远销国内外,无论在产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高峰,形成了越窑的鼎盛时期。许多文献资料及各地窑址及墓葬出土的实物都充分说明了这点北宋中期以后,越窑逐渐走向衰落,终于在南宋时停烧,走完了开创、发展、鼎盛和衰落的全过程,结束了它的辉煌历史。在近千年的生产过程中,越窑青釉瓷胎釉所用的原料基本上没有多大的变化,其中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的含量都较高,致使胎呈灰白色、釉呈青中带黄或灰的色调,即使是精品如秘色瓷亦不例外。越窑青釉瓷长期使用木材作燃料,使大量森林资源受到破坏,烧成温度多数保持在1100℃左右,多数在弱还原或弱氧化气氛中烧成,釉中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始终都较高,以致釉层较薄而透明越窑青釉瓷胎釉的化学组成和烧制工艺的变化不大决定了它们外观性状的变化不大要说有变化,也只是在加工和装饰上的精工细作而形成的外观上的改进,而没有在至关重要的内在质量上有所改进。如果说在汉晋和唐、五代时期越窑青釉瓷尚能满足人们对其质量的要求,那么到了宋代,我国南方的影青釉瓷和北方的钧、汝、定名瓷等的制瓷工艺都已取得很大进展的这一时期,就显得越窑所用的原料以及烧成温度已不能满足提高质量的要求,原料中高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含量限制了瓷胎的白度,1100℃左右的烧成温度限制了胎的烧结程度,釉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钙,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就决定了越瓷的釉是薄层玻璃釉并多数呈青中带黄或灰的色调,薄层玻璃釉是无法取得莹润如玉的艺术效果的。

    龙泉窑青釉瓷在刚兴起的五代、北宋时,在胎釉化学组成上虽已有改进,但与越瓷还是比较接近,外观上也较相似。南宋后,则在胎釉化学组成和烧制工艺上有了较大的改进。首先,使用了质量优良、储藏丰富的原料,从而使胎釉中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的含量都有所降低,特别是釉中氧化钙含量明显降低和氧化钾明显升高,从而使龙泉窑青釉瓷摆脱了越窑青釉瓷胎呈灰白色,釉呈青中带灰或黄的薄层玻璃釉的情况。其次,提高了烧成温度和使用了较强的还原气氛。经过这些改进使得龙泉窑青釉瓷具有色白致密的胎和青翠光润如玉的厚釉。越窑青釉瓷则由于未能使用新的制瓷原料,也没有改进胎釉配方,提高烧成温度、加强还原气氛,遂使它的质量很难与龙泉青釉瓷媲美。再加上当时的政治、经济及其他因素,遂使越窑瓷业逐渐衰落以至停产。越窑之兴,首先在于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和彼时的先进工艺;越窑之衰主要也在于天然资源的美中不足和短缺,以及墨守成规的此时的落后工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不仅在自然界如此,在手工业界亦复如是。

 


----内容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