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资讯

窑址专栏
定窑窑址概况

定窑

    定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主要产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因该地区唐宋时期属定州管辖,故名定窑。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绿定"

    定窑从邢窑而来,由于历史的变迁,定窑随着地域变化,新瓷土料的运用和制瓷工艺的进步。卞向和认为:定窑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上闪烁过光芒,在中国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发展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

 

历史影响

    由于定窑的风靡与流行,其造型、装饰、烧造方法为各地瓷窑所仿效,北宋年间各地纷纷仿制定窑。这就诞生了"土定""新定""北定""南定""粉定"等仿器。许多地区的产品质量不逊于河北曲阳。定窑对我国后世的制瓷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名扬天下的景德镇深受其影响,北京龙泉务窑、山西平定等形成了定窑系;埃及、欧洲、东南亚的文物遗址中都有定瓷的遗物。

 

独特技术

    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覆烧法和"火照术"。北宋后期起,定窑大量采用覆烧方法,还使用了一种垫圈式组合匣钵。这种烧制方法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位空间,既可节省燃料,又可防止器具变形,从而降低了成本,大幅度地提高了产量,对南北瓷窑都产生过很大影响,对促进我国制瓷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窑址

    定窑窑址规模最大、最集中的窑场,在今河北曲阳县涧磁村,这里有十几处高大的堆积,

涧磁村定窑遗址窑炉,最高的15米,堆积着众多的瓷片、窑具、炉渣、瓷土等。从遗址地层叠压关系看,遗址分晚唐、五代和北宋三个时期。《曲阳县志》记载,该县始自唐、宋,即属定州管辖。所以区里的瓷窑,历代都习称定窑。而且在涧磁村和燕川村一带的窑址,定瓷碎片和窑具堆积如山因此对定窑窑址是不难发现的。

 

化学的化学组成

    总的来看,定窑白瓷胎中含有较高的氧化铝,具有我国北方白釉瓷的特征。定窑窑址主要集中在曲阳的涧磁村和燕川|村约10公里的狭长区域内,优质高岭土的储量较多。因而在总体上,瓷胎的化学组成变化是不大的,基本上可以根据胎中氧化铝含量大于30%和小于30%分成两大类。胎中含有较高氧化钙,既是定窑白釉瓷的化学组成另一特征,也是它和邢窑白釉瓷的共同特征之一。氧化钙的存在既可以作助熔剂,促使瓷胎烧结,又可以作矿化剂,促进胎中莫来石的生成,有利于提高定窑瓷胎的机械强度。

 

烧成温度

    定窑白釉瓷的烧成温度一般在1300C左右。宋代定窑白釉瓷的烧成温度略高于金代的定窑白釉瓷,体现着定窑白釉瓷从鼎盛到衰落在烧成温度上的变化。定窑白釉瓷在开创阶段,晚唐时的烧成温度即已达到1300,而没有像邢窑白釉瓷那样在开创阶段都具有较低的烧成温度。说明定窑在开创初期即已继承了邢窑的高温技术成就。这在后面将要谈到的窑炉的一段中可以看得更清楚。

    从晚唐和五代定窑白釉瓷的外观看,仍是白中微泛青色,说明它们还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但自北宋以后,定窑白釉瓷的釉色却白中闪黄。从历代定窑白釉瓷釉的反射率曲线上也可清楚看到北宋以后定窑白瓷釉的反射主峰向长波段位移。因此有人认为白中闪黄是由于北宋以后定窑即改烧氧化气氛。但在历代定窑瓷胎釉中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铁之比的差别并不明显,找不到改烧氧化气氛的足够依据。可是有的研究者认为定窑在北宋以后,即以煤作燃料。因而对于定窑白釉瓷釉色从晚唐、五代的白中泛青到北宋以后的白中闪黄的原因,与其说是改烧氧化气氛,倒不如说是改以煤作燃料为更合理因为煤中多少含有硫化物。它们和瓷器胎釉化学组成中的铁的化合物作用,而使瓷器胎釉略带黄色。

 

定窑瓷釉的化学组成变化及其与原料的关系

    定窑瓷釉的化学组成和它们的胎一样,其变化范围比较小。其中助熔剂RxOy从最低的9.10%增加到最高的16.07%,整体上看要比邢窑瓷釉中的RxOy低得多。这可能是由于定窑创始较晚,受到唐代后期邢窑的影响较多.

    定窑瓷釉基本上分成两类。第I类的RxOy均小于12.25%。第Ⅱ类RxOy大于14.10%。。其RO2含量在9.10%~14.10%之间变化。定窑瓷釉中氧化钙的含量都不太高,氧化镁的含量一般在2%左右,R2O的含量一般在3%左右,因此它们属钙镁釉或钙镁碱釉。考虑到定窑窑址附近的原料情况,在瓷釉配方中引入定量的白云石或滑石等也是可能的。定窑瓷釉中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的含量一般在1.00%左右变化,特别是二氧化钛的含量都很低,在不少瓷釉中竟检测不出,这当然是北宋定窑细白釉瓷的高质量外观的保证。至于它们有些釉色白中闪黄,除去在氧化气氛中烧成外,它们采用煤作为燃料可能是主要原因。

窑炉

    1961年河北省文物局文化工作队在定窑窑址发掘的一个五代时残窑底部,根据1982年发现的另一五代残窑留存的前上部和上述残窑底部相互补充,定窑和晚唐时代的邢窑在结构上亦基本相似。甚至也和在陕西铜川黄家堡所发现的宋代瓷窑在结构上没有太大差别。

    这就是一般所谓在我国北方所使用的馒头窑。只是在各地发现的宋代馒头窑的燃烧室上部都有炉栅存在。但根据当时已能达到的高温,如果认为这几个窑也可根据对巩县白瓷和唐三彩瓷区的调查也发现了隋、唐时期的升焰馒头窑残体。其结构也和能带有炉栅,应该是合理的推测。

 

窑具

    定窑在初创时期所采用的窑具及烧制方法处于继承邢窑工艺阶段。匣钵多为漏斗状。碗为平底无釉,采用一钵一件的支烧法。到了晚唐及五代出现了玉璧底细瓷碗。除了上述支烧法外,又采用了桶状匣钵,叠装多个坯件入钵烧成。在坯体之间垫放三岔支钉或垫饼②。由于定窑器皿多数器壁较薄,容易产生变形。到了北宋时期,定窑为了减少变形,提高产量和质量,首创了将盘、碟和浅平碗等坯体反扣在支圈内,装于匣钵内烧制的一种覆烧工艺。所采用的支圈有三种类型:即开底式的碗型、开底式的盘型和环型。盘型或碗型支圈可以覆置多件不同大小的各式坯体。环型支圈直径有大有小,坯体覆置在呈L型的转角上。多个重叠入匣烧成。由于各类支圈都是一次性使用,因而在窑场都有大量堆积,其中尤以环型支圈为最多。

    为了避免覆烧坯体与支圈的粘连,坯体口沿必须刮去釉层这就形成定窑盘碗之类的器皿口沿无釉,即所谓芒口。这一特点既碍观瞻,又不利于使用。从而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的“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惟用汝器,以定器有芒也”的说法。定窑创立的覆烧工艺,以其众多优越性而流传一时,但亦因芒口之不足,而使其为更先进的支烧工艺所代替。

 

定窑白釉瓷胎釉的显微结构

    定窑白瓷胎中所含的晶相,自晚唐至北宋变化不大,都含有莫来石、石英和方石英以及数量不多的玻璃相。未见有观察到高岭石和长石残骸的报道。这当然和定窑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所用的制胎原料和配方以及烧成温度都变化不大有关。在晚唐、五代瓷胎中所见到的扁平形气泡,则是由于坯泥处理不够精细而引起的。在宋代及金代的定窑瓷胎中也和巩县白瓷一样可以观察到云母残骸。但它和邢、巩白瓷不同的是胎中的莫来石晶体生长较大,纵横交错在整个胎体中,而且有些针状晶体还自胎向釉中生长。注意到定容白瓷胎中总含有1%~2%CaO,这些发育良好的莫来石晶体可能是受到CaO作为矿化剂的促进作用

    定窑白瓷釉一般都较薄,约在0.05~0.10毫米之间波动。很少残留物及小气泡,属透明釉。胎釉之间亦有钙长石反应层。尽管定窑白釉瓷的釉层都很薄,但在外观上还是有乳浊的感觉,也应是这一反应层的作用。图5-16为宋代定窑白釉瓷胎、釉的显微结构图。

 

器型

    定窑白釉瓷的兴起在邢、巩之后。在器物造型上首先是继承邢窑的传统。不仅在器型种类上都与邢窑产品相类似,而且同样有玉璧底和空心的圆唇口。其造型风格几乎和邢窑相同。只是到了北宋以后,定窑在继承吸收了邢窑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特别是在北宋后期创造了覆烧工艺之后,已完全摆脱邢窑的影响,而自成体系的所谓定窑系风格,并影响到全国各个窑场,也包括对邢窑在金代所烧的制品的影响。定窑烧制的虽然仍是盘、碗、杯、瓶、壶、罐、盒、盂、炉、灯、枕等日用器物,但却增加了形象生动的仿生器物造型花瓣状盘、碗、盒以及瓜棱状碗和叶状盒、人形壶、桃式和石榴式盒、五兽足熏炉、孩儿枕、卧女枕以及一些小型人物和动物雕塑等装饰器物和瓷铃、瓷球等玩具。碗、盘之类器物胎的厚度也较邢窑器物为薄。即使口径为30厘米的大盘的厚度也只有2~4毫米。表现了定窑兴盛时期器物挺拔、清秀、文雅的艺术风格。尽管这些金银扣的芒口大型盘碗口大壁薄,但却很少变形。这就不能不归功于支圈覆烧的新工艺。

 

装饰

    定窑初期的装饰较为简单,是沿袭北朝以来的传统装饰手法,如在胎上贴塑、旋纹、刻划以及个别使用剔花等装饰。晚唐、五代时已流行花瓣状、瓜棱状、叶状等器型装饰以及圆雕的人物和玩具等。入宋以后,定窑白釉瓷的装饰方法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除已有的刻划花纹外,又创造了轮制模压印花一次成型工艺,使定窑的装饰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知道宋代五大名窑,多以颜色釉瓷而享名于世。唯独定窑以白釉瓷跻身于名窑行列之中。如果没有这些神态生动、技艺精湛的刻、划、印等装饰花纹和图案是很难想象的。定窑白釉瓷的刻花装饰可在诸如盘、碗、瓶、罐等器皿里、外或里外同时(盘、碗)刻划各种花纹。使用的工具也有不同形状,诸如梳篦刀、竹尖刀、单线刀和双线刀等。印花装饰则多在盘、碗里面。根据窑址中出土的刻花陶范以及河北定窑研究组的实验,推论印花的纹样是先用上述不同刻花工具刻划在用瓷坯泥制成的陶范上。用这种陶范作为阳模置放在陶轮上。然后再将坯泥压紧在陶范上成型,使花纹印在器皿里面。这是一种集装饰与成型于一道工序上的先进工艺。可以大量生产同一种规格和同一种花纹的器皿。对增加产量,保证质量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像定窑的覆烧工艺一样,轮制模压印花装饰同是定窑陶工们的智慧结晶。它给南北各窑场以广泛深远的影响。定窑白釉瓷装饰花纹的精美艺术风格和效果取决于陶艺大师们的艺术修养。除他们自己的独创外,他们可从宋代高度发展的文化艺术中吸取精华。根据从窑址、墓葬和古建筑中出土的大量碎片及整器观察,定窑白釉瓷的印花纹饰就是将定州缂丝上的某些精华纹样移植于瓷器,也可能还移植自汴京皇家画院的一些作品。使得定窑印花装饰一开始就比较成熟和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定窑在生产白釉瓷的同时,也用颜色釉来装饰瓷器。黑定、紫定和绿定都盛极一时,享名中外。但已不属白釉瓷的范畴,将在另文讨论。值得一提的是定窑在北宋后期,为解决碗、盘等器皿芒口的缺点而采用的金、银或铜金属包镶口沿的所谓金、银或铜扣,也不失为定窑的一种特殊装饰工艺。

 

定窑兴衰

    定窑白釉瓷之兴起不尽同邢窑白釉瓷,它的衰落更不同于邢窑。当时定窑白釉瓷所用的原料并未枯竭。时至今日,经过调查仍认为定窑地带大面积地富集着陶瓷原料。覆烧工艺技术和刻印花装饰在当时仍十分先进和受人喜爱。南宋以后,覆烧工艺随着制瓷工人南迁而传到南方,被刚兴起的景德镇窑场所吸收,很快改进了它的工艺,提高了质量和产量,使被称为“南定”的景德镇瓷取代了定窑白釉瓷在北宋时的地位,而被世人所接受①。因此,定窑衰落的主要原因应归之于北宋末年战争的破坏。正如《曲阳县志》所说“白瓷,龙泉镇出,昔人所谓定瓷是也后以兵燹,废。”亦为多数定窑研究者所接受。

    在北方白釉瓷兴起的讨论中,有一种说法,认为白釉瓷的兴起与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习俗尚有很大关系,甚至是主要原因。人们知道,陶器和瓷器所用原料都属自然资源。在那交通不便的时代,又多是就地取材。含有一定量的Fe2O3TiO2杂质的原料易得,而纯净的,只含少量Fe2O3TO2的原料难求。因而在中国首先出现胎色灰白、釉色青灰的青釉瓷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即使在邢、巩、定这三个北方白釉瓷的著名窑场,初创时期也都曾烧制过青釉粗瓷而且使用过化妆土。说明当时制瓷工人,虽对白釉瓷心向往之,但由于受到原料和工艺技术的制约,也无法烧制出精细白釉瓷。至于习俗喜白,仅能表现可以接受白釉瓷的客观愿望,而不是促使白釉瓷兴起的主观动力。因而在讨论这一问题时,不从某一地区优质原料的存在和工艺进步着眼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