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窑
巩县窑,唐代重要瓷窑,在今河南巩县。1957年发现。隋已生产青瓷平底碗及高足盘等,器外壁施釉不到底,唐代生产白瓷、黑瓷、绞胎、唐三彩及黄、绿、蓝等单色釉陶器。白瓷中有一部分作为贡品,供民间所用之茶器为其大宗产晶。巩县窑是已发现的烧造唐三彩的最主要窑址。
在今河南省巩县,故名巩县窑。该窑始烧于隋,盛于唐,到五代初衰退。隋代烧青瓷,唐代烧白瓷,还烧三彩陶器、黑瓷、纹胎和茶叶未釉等。产品有碗、注壶、盘口瓶、盒 、钵、杯、豆、枕、人物动物雕塑以及玩具等。
所制绞胎多模仿漆器纹理特征,黑釉、茶叶末釉也占一定比例,遗物有盘、碗、瓶、壶等。
巩县隋白瓷是皇家贵族以及高等级寺院所使用的器物,造型简约,温润如玉,是中国白瓷的一个高峰,惜烧造时间很短,遂成千古绝唱。巩县窑三彩用巩县特有的瓷土作胎,俗称白钢胎,成型与修胎细致规矩,施釉技法丰富多样,釉色鲜明玻璃质感强,明艳灿烂,尽显大唐的安富与尊荣。在巩县窑精细白瓷与三彩工艺基础上孕育出的唐青花,是青花鼻祖,开启中国陶瓷史后半部六百年华章。
地质概况
巩县窑位于巩县城南,黄冶河及白冶河沿岸的小黄冶、大黄冶铁匠炉、白河等村约五六公里范围内。巩县地处黄河南岸,洛河流经境内,并在巩县老城北面注入黄河,西上直通“九朝古都”洛阳,距离约45公里。唐代三彩窑址多位于大、小黄冶村附近,而隋、唐白釉瓷则多处于白河村及铁匠炉村旁。在地质构造上亦处于石炭二叠纪层,煤和瓷土资源丰富。
原料概况
由于地质情况不同,我国南北方所产的制瓷原料也有所不同。已如前述南方盛产二氧化硅含量高和氧化铝含量低的瓷石,而北方则相反,多产含氧化铝高和含二氧化硫低的粘土。从而使得我国北方瓷器多属高铝质瓷,而南方则多属高硅质瓷。邢、巩、定窑白釉瓷毫无例外都是属于含氧化铝很高的瓷器。
巩县窑瓷胎釉的化学组成变化及其与原料的关系
巩县窑白瓷基本上可以分成两类。第一类为粗白釉瓷,胎中氧化铝含量较低,约在26%~30%之间变化。二氧化硅含量则在63%~67%之间波动。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钛的总量约在2%上下波动,二氧化钛含量往往大于三氧化二铁的含量。瓷胎中助熔剂主要是硅酸盐,通常在2%~3%之间。由于助熔剂较低,一般都处于生烧状态,具有较高的吸水率,高者可达6.40%。
第二类为细白釉瓷,胎中含氧化铝非常高,含二氧化硅非常低,一般分别在34%~37%和52%~56%之间。如序号为44的唐代细白瓷胎中氧化铝含量竟高达37.49%,二氧化硅的含量竟低达52.75%。它是到目前为止收集到的我国南北方白釉瓷和青釉瓷中氧化铝含量最高和二氧化硫含量最低的一个瓷器,堪称是北方高氧化铝和低二氧化硫瓷的特例。由于它同时含有较高量的氧化钾和氧化钠(分别是5.12%和2.23%),因而已烧结,断面有玻璃光泽,有半透明感,其吸水率只有0.33%,三氧化二铁含量为0.73%,二氧化钛含量为0.85%。巩县窑白瓷都在柴窑中用氧化焰烧成,遂使这个瓷器胎呈白色而泛微黄。
瓷胎的显微结构中亦存在有较多的高岭石残骸和自长石残骸中析出的鸟巢状莫来石。结合我国北方及巩县附近所产制瓷原料的特点,同样可以合理地推论巩县窑瓷胎的配方中亦已使用高岭土和长石,表现出我国北方瓷胎配方的特点,又一次说明在隋、唐时期在我国北方在陶瓷配方中确已使用高岭土和长石。
第二类巩县细白瓷的釉亦非常有特色。它们的硅酸盐含量,特别是氧化钾的含量已有所增加。有些细白瓷釉的RO含量为10.49%(氧化钙为9.35%),而其硅酸盐的含量则为6.03%(氧化钾为4.28%),可见釉中的助熔作用已不是主要依靠氧化钙的助熔作用,而是兼靠硅酸盐的作用。这类细白瓷釉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镁。因而根据前面所提到的划分标准。属于第二类巩县细白瓷的3个瓷釉应属钙镁碱釉。这类钙镁碱釉形成我国北方白釉瓷的特色,也是我国早期白釉瓷的特色。它们都是我国制瓷技术史上值得一提的突出成就。
窑炉
根据对巩县白瓷和唐三彩瓷区的调查也发现了隋、唐时期的升焰馒头窑残体。其结构也和上述两窑的结构基本相同。但在所附的示意窑图上明确标出有炉栅存在②。从巩县白瓷达到的烧成温度,炉栅的存在是完全可能的。在炉窑设计改进的过程中,炉栅的设置也和烟囱的设置一样,都是带有突破性的改进,对获得高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窑具
巩县窑兼烧白瓷和唐三彩陶,其烧制白瓷的时间较短,其规模及影响远不及邢、定二窑。在窑址附近亦发现匣钵、窑具和火砖等。由于未进行发掘和研究,对它使用的窑炉和窑具等无法作详细的探讨。
巩窑白釉瓷胎釉的显微结构
巩县窑细白釉瓷胎的显微结构大致和邢窑的细白釉瓷胎相似,除莫来石晶体外,也可见到蠕虫状和扇形的高岭石残骸。它与邢窑细白釉瓷不同的是在胎中还可见少量云母残骸。这是白方瓷胎中少见的。釉透明光亮,白而微黄,偶而见到细小的未完全熔融的石英和小气泡。在胎釉交界处也可见到有明显的由钙长石形成的反应层,有时还可见到钙长石双晶。
器型
巩县窑白釉瓷亦以碗、盘为主。但又出现高足盘、豆、水池、唾盂、粉盒、单柄杯、瓷枕、茶具和酒具等更多日用器皿。口沿则有圆尖唇、翻沿圆唇等。底足亦有平底实足浅圈足、玉璧形足等。根据窑址调查,碗型竟多达11种之多。其中以敞口、环形浅圈足,里外施釉的一种为最多人们知道,巩县窑兼烧三彩陶器,创造了许多人物和动物的小型陶瓷雕塑。这些雕塑艺术对白釉瓷的造型也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使得巩县窑白釉瓷在造型上给人以雍容、大方、饱满和厚实的感觉,充分体现了唐代的艺术风格。
装饰
巩县窑的陶瓷产品分陶和瓷两大类。陶,即唐三彩,它在成型器物或动物人物经素烧、上彩后,二次入窑烧造,温度达800℃到1000℃,釉彩熔化,已经达到色彩艳丽、窑变生辉的效果,但器物人物还没达到瓷化的程度。而瓷,比如白瓷、唐青花、绞胎器,它在上釉彩后二次入窑烧造,温度要达到1200℃以上,烧结程度高,坯体坚硬致密,断面细腻而有光泽,还具吸水性,而且必须是带釉产品。从已发现的窑址,可知始烧于隋代,烧青瓷;唐代有较大发展,以白瓷为主。李吉甫《元和郡县志》有"开元中河南贡白瓷"记载,西安唐大明宫遗址出土有巩县窑白瓷,证实此窑贡白瓷。此外还烧三彩陶器,洛阳地区唐墓出土三彩陶器及雕塑不少是该窑所产;遗址出土素烧坯很多,可知三彩陶器是两次烧成。
巩县窑白釉瓷都以素面为特色。在窑址的大量碎片中,未见花纹装饰。只是发现有在碗口做成四花瓣形,并在缺口处,于碗里凸起直线四条,或在碗底与足相接处凹刻一圈等简单装饰另外在罐的肩上亦装有模压成形的形式极为规整的双系。这种系主要是以实用为目的,但由于规整对称,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故宫博物院曾于1978年在巩县窑址采集到一片素烧绞胎花枕残片。据此可知巩县窑曾烧制过绞胎花枕。绞胎是唐代出现的一种陶瓷装饰新工艺。它是将白、褐两色的坯泥有意识混在一起,形成一种白褐相间、变化多样的类似木纹的坯泥。用以制成器物,经上白釉烧成,即成绞胎瓷器。在陕西、河南两省墓葬中曾出土过这类绞胎器物。器型有杯、碗、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以及骑马俑等。特别是小枕传世较多。在枕底刻有“杜家花枕”和“裴家花枕”等绞胎枕。有的是在枕面上形成由三组绞胎团花排成三角形的非常优美的装饰图案。这种复杂图案可能是用多块薄层绞胎坯泥在白色坯泥上拼接而成的。否则在巩县窑出土的绞胎瓷枕残片就没有必要由占枕面厚度三分之一的团花绞胎和占三分之二的白胎组合而成,也没有必要采用先素烧再釉烧的二次烧成。因为这两项措施都会增加制瓷工序。不是非常必要,陶工们是不会采用的。显然前一项措施是为了节约很难制作的团花绞胎坯泥;后一项措施是为了发现经常在烧成中出现的废品。绞胎瓷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特别是要制成一定的花纹图案则更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在巩县窑出现有经验和技巧的、专门从事生产花枕的“杜”和“裴”等名家作坊,应该说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了。
巩窑兴衰
巩县窑白釉瓷的烧制时间相对较短,但在盛唐时期也曾作为贡品。至今在窑址出土的碎片中也确有可与邢窑白釉瓷媲美的精细白釉瓷。除此之外,唐三彩的烧制无论在规模、品种、质量等方面均是盛极一时。待至北宋,因故停烧后,也就鲜为人知,直至20世纪50年代在巩县发现窑址后,才又受到人们的注意中国白釉瓷首先在北方兴起,但真正发挥白釉瓷的作用而发扬光大却又在南方的景德镇。根据目前的研究,中国最早的唐青花可能创烧于巩县窑①,而真正开花结果则又是南方的景德镇。这一历史事实再一次为我们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巩县窑白釉瓷的衰落和定窑有相似之处。它的兴起由于巩县有很丰富的优质高岭土资源。白釉瓷、三彩陶及绞胎瓷枕都具有相当高的工艺技术和装饰艺术水平。它的衰落并不是由于原料衰竭,而是北宋以巩县为皇陵所在地。姑不论传说中的风水问题,而要一个满天烟火,遍地泥土的窑场和肃穆安静、护卫森严的皇陵隔河相望,对于两者都多有不便。因而在陵区逐渐扩大的情况下被迫停烧,应是可信的
总之,一代名窑的兴衰原因是复杂的。如能结合资源情况,工艺水平以及当时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从各方面分析比较,亦不难得出主要和次要的影响因素,还其历史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