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资讯

窑址专栏
钧瓷窑址概况

钧瓷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台窑是钧瓷发展历史上的最重要窑口。

   钧台窑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内老城区东北隅。

   禹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东接许昌市建安区、长葛市,北靠新郑市、新密市,西北邻登封市,西及南部连汝州市、郏县、襄城县,颍河自西至东横贯全境,水陆路交通发达,物产矿产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被喻为华夏第一都。禹州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水经注》载:“河南阳翟县有夏亭城,夏禹始封于此,为夏国”。《竹书纪年》载:“夏禹之子夏启,即位夏邑,大享诸侯于钧台,诸侯从之”。舜时期,大禹因治水有功在此受封为夏伯。禹的儿子启又于此创建了夏朝,并大飨诸侯于钧台,即在钧台这个地方会盟号令天下诸侯。钧台由此而得名。到了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因有古“钧台”遗迹,改名为钧州。在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年),为避神宗朱翊钧名讳,改钧州为禹州。

   钧台窑因钧台而得名,围绕钧台,流传着许多钧瓷传说。其中最神奇的,莫过于舜帝托梦于钧生并在钧台传授其钧瓷烧制技艺。到了宋代,皇帝下诏曰:“虞舜乃帝王,钧瓷由舜王烧成,理应为皇帝所用。”命禹州钧台附近的窑工专为宫廷烧制御用钧瓷,自此,“钧官窑”名声大振,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为了搞清钧台窑的烧制历史该窑的性质以及产品种类和烧制工艺,在70年代河南文物工作者对钧台窑窑址进行了钻探和重点发掘,钻探资料显示该窑址东临城墙界西至“古钧台”古迹处,北依颖河水,南连马号门街,东西长达1100余米,南北宽350米,总面积达38a万平方米,窑内堆积层在一米左右厚者到达两米以上,说明当时的瓷业的之盛。从1993年到2004年的发掘当中考古工作者陆续在市武装部大楼、禹州市钧台以东,北大街(今颍河大街)、禹州市旧药厂旧址分别发现了多座窑炉和一批钧官窑标本,如玫瑰紫鸡心罐;孔雀蓝海棠式盘托;玫瑰红、玫瑰紫、丁香紫、豆青釉盘及碗标本;出戟尊、古钉洗、渣斗式花盆大件器物等等。同时还发现了从唐代到清末烧制的各类型陶瓷器标本。如汝官窑盘;唐花釉柱子;唐青花小钵;三彩釉小钵;白釉、黄釉柱子;定窑系白釉刻、画花碗;珍珠地枕;清代钧釉花瓶;清代绿釉香炉;炉钧釉五指登科葫芦;青花釉里红鸡缸杯;白地黑花鱼纹盆;白釉红彩书字碗;白釉黑彩“颖川郡”“省府”款标本;元青花高足碗等等。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白瓷、黑瓷、青瓷、酱油瓷等杂瓷和少量的红绿彩、珍珠地、耀州瓷等。由此来看钧台窑的烧制历史从唐代开始历经宋、元、明、清,直至当代,制瓷规模相当庞大,品种繁多,制作精良。

   在北宋末期以梨园地为中心的钧官窑兴起,以烧制陈设类钧瓷器为主,迎来了第一个兴盛期。宋朝是历史上士大夫的黄金时代靠兵变登上皇帝位的宋太祖赵匡胤,十分了解“兵娇则逐帅,帅强则叛上”的道理,因此积极推行“重文轻武”政策,为了防止军人夺权或割据,只要是读书人即便身份低微,只要能通过科举考试,也能进身士大夫阶层,于是弃武崇文成为了社会风气。在重文轻武的风气影响下,宋朝皇帝受到的教育程度相当高,想隋炀帝这样的暴君在北宋并没有出现,即便是负有亡国之罪的宋徽宗赵佶,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才学的皇帝。他的院体花鸟画和独创的“瘦金体”书法在中国艺术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在艺术造诣上历代没有那位皇帝能与他媲敌。他在当政期间命人把近200名书法家的6200多幅绘画系统的编撰成《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对中国书画考证起到重要作用。他大兴教育,掀起了宋朝规模最大的兴学潮。

   宋徽宗的才学,并没有成为百姓爱戴,其中“花石纲”是他最惹人非议的苛政。宋徽宗为了满足皇室的需要,在杭州设立了“制作局”,专门制作牙、角、金、玉、竹、藤、刺绣等奢侈品。他根据《周礼》的记载,大兴土木,修建明堂、凿池修泉,庭院满布佳花名木,室内陈设奇花异石。菜京为迎合宋徽宗的喜好,命朱勔密取江浙花石进呈。宋徽宗大为赞赏,便命朱勔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搜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东京开封。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故称“花石纲”。花石纲之扰,波及两淮和长江以南等广大地区,而以江浙为最甚。凡民间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赏玩的,应奉局立即派人以黄纸封之,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强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则获“大不恭”之罪。搬运时,又往往破墙拆屋。凡是应奉局看中的石头,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絕峭,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搬运出来。花石运抵开封后,除了用于堆砌假山外,还用于制作怪石盆景。因此需要大量花盆。除此之外,种植从各地搜罗来的奇花异草也需要花盆。为了满足需求,宋徽宗命人在河南禹县建立了颇具规模的官窑,专门烧制各式花盆、樽、出戟罐、古钉洗等陈设御用钧瓷。

   那么钧台窑是怎么烧制出色彩斑斓的钧官瓷呢?今天我们来到禹州崆峒山逍遥观,传说上古时代,禹州西北有山名崆峒,广成子曾在山中一座石室内居住。轩辕黄帝曾来此问道于广成子。一日,他携娘娘来崆峒逍遥观,决定在此修道,于是因缘际会,留下了“娘娘蛋儿石”。后人在崆峒山娘娘坡专采这种晶莹透亮、形如玛瑙的娘娘蛋儿石配制钧釉,烧出的钧瓷窑变格外美丽。正是:黄帝修道崆峒山,娘娘坡下产奇石。

   钧瓷生产原料主要有四类,即脊性原料、塑性原料、熔剂原料和制钵原料,其中,脊性原料有3种,塑性原料有8种,熔剂原料有6种,制钵原料有3种。

    脊性原料石英岩:主产于禹州市浅井乡以北书堂山和赵老庵附近的灰灰莱沟。禹州砂石:主要用于坯体,矿体主要分布于梁北镇梧塔山至神厘大刘山以及磨街云盖山等地。石英粉砂岩:主要分布于神厘、官山、方山等地。

    塑性原料高岭土(又称陶土):主要分布于阎庄、仝庄、老庄、大涧、华沟一带以及扒村、浅井、党沟、庄沟等地。碱石(焦宝石类):主要分布在梨园、华沟、侯沟、刘家山、方山、扒村、朱屯、李楼等地,富山土:主要分布在富山、大涧、侯沟、大石头沟、莱坪山、尚沟一带。岘口红泥:主要分布在鸿畅、岘口、赵洞村、扒村、浅井及缸瓷窑一带。紫木节:俗称“黑毛土”、 “干子土”。据禹州境内产出地不同,可分为北山毛土、南山毛土和西山毛土三种。北山毛土产于浅井、扒村一带,属碱性黏土,可塑性强,但杂质多:南山毛土产于三峰山一带,属半酸性黏土,可塑性较北山毛土差,含杂质少;西山毛土产于磨街乡的黑沟、孙庄一带,属酸性黏土,可塑性最差,但杂质含量低。 熔剂原料禹州境内主要熔剂原料有:方解石,是釉用原料,主要分布在角子山、官寺、台沟、浪花山及浅井等地。瓷石,主要分布于官山、李村等地。高钾铝页岩:和铝土矿共生,主要分布在方山一带。白云岩:产于无梁、浅井、鸠山一带。石灰岩:可代替方解石用于釉料中。木灰:有炊灶灰和木炭灰两种,钙质、粉末状固体,是人造化工熔剂。 制钵原料禹州制匣钵原料主要有耐火黏土、铝矾土两大类。铝矾土分布广、储量大,为禹州大宗矿产品之一,主要分布于方山、苌庄、磨街、神 、鸿畅、浅井、文殊等地。品位高,质量好,易开采。宋代生产力水平较低,原料开采、运输主要采用人工、畜力,故大宗原料坯料等均在当地开采,胎体有香灰、粽褐、灰白之分。釉料则采用马帮驮运、人力推运等方法从开采地运至窑场。

 

原料加工

胎料加工

主要有脊性及塑性原料。原料采集后,先置于烈日下暴晒、雨淋,继之以冬日冰冻,使之充分风化,然后采用沟 碾的方法予以粉碎,具体做法是:在环状封闭沟槽中加入待粉碎的原料,之后再加入适量的水混合,使用牛、马、驴、骡等畜力拉动沟槽里的石磙转动,利用碾、挤、压等产生的力量将原料粉碎。加工过程中,需根据季节的变化及水的消耗量适当控制用水量,把原料加工成均匀的稀泥状,胎料粉碎成泥后加入泥浆池或缸、钵中澄水,之后风干至适当程度备用。

 

釉料加工

将碱石、铁矿石、铜矿石、动物骨头、贝壳、白玛瑙石等釉料成分分别单磨,达到一定细度引入沟槽,利用水流的冲力将粗细釉料分开,冲得远的为细料,近的为粗料。之后,将粗料再置于沟中磙碾,重复进行,使之成稀糊状。然后按多次试验得出的比例或以老窑工的经验比例,用碗等容器将其配在一起,并搅拌均匀,即成釉浆,待用。

 

坯胎成型

北宋后期,民窑钧器的代表品种多为双系罐、鸡心罐、执壶、钵式碗、三足炉、折边盘、枕等,多为圆器,均为手工制作,系拉坯成型。其具体方法为:将胎泥置于钧轮上,用人力拨动钧轮转动,拉坯工根据需要变化手法,将坯拉成不同的形状,其中碗、盘、洗拉坯成型较为简单;执壶、三足炉较为复杂。拉坯成型后根据季节不同采用晾干 或阴干等方式使之增加胎体强度。在阴干过程中还要对器物内外进行修整,抹平裂纹,刻出足、沿、槽。对炉、罐等器型,还要用手工捏出圆条、扁条、如意足等,均匀粘于炉体底部或罐颈部。由于北宋后期多为民间钧器,故多数造型并不复杂,除执壶、三足炉用工较多外,其他均简单实用。

素烧上釉 坯体经过充分干燥成坯后,装入窑炉中进行素烧,素烧温度在9501000℃之间。素烧可以提高坯体的强度,并增加坯体吸附釉浆的能力。素烧结束后,由窑工对素烧的坯体再进行一次检查,剔除残裂等次品等待上釉。北宋末年,钧釉以天青、粉青、天蓝、月白、玫瑰紫釉居多,其中青、蓝、白釉不含铜成分,紫红釉含铜。上釉方法分刷釉和浸釉两种。一般情况下,单色釉采用浸釉,复色釉采用刷釉、抹釉等方法。在上釉的过程中,使用一定的技巧,可使釉色呈现奇异的效果。如底釉上天蓝釉,待其干燥后覆之以铜红釉,烧成后可呈现内青外红的效果。在刷釉过程中应注意上厚下薄,使其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通过釉的流动达到釉面均匀。对器物的口、沿等部位要用小型刷子或毛笔抹匀,以免上端脱釉。北宋后期的钧器个别有在某一部位出现紫红斑等现象,是在天青、月白等釉面局部涂刷铜红釉的结果。此外,在钧官窑瓷器出现以前,阳翟已有在天蓝、天青釉面上遍覆或半覆铜红釉之刷釉方法,使钧器釉面形成多变的流纹花釉,为钩官窑玫瑰紫等釉色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入窑烧制:

民用钩窑形状大多为馒头形,其容积一般不超过3立方米,且多依土崖而建。其建造方法是在土崖上先将土掏出,挖成椭圆形,然后用耐火土均匀地敷在内壁上,敷土厚度在1 0厘米左右,经煅烧后形成一个耐火材料硬壳。民窑所用窑具有轮制的桶状匣钵和漏斗状匣钵,辅 助性器具有垫饼、支圈、窑塞、支钉等。将上好釉的坯体装入相应的匣钵中,高足碗、双系罐、三足炉等器型加入垫饼即可,而大型斗笠碗、单柄洗、折沿盘等器型则用圆形或椭圆形的锯齿状支钉支在外底部,防止高温釉烧过程中足部炸裂和口部变形。北宋后期民用钧窑燃料采用木柴及木炭,使用还原气氛烧成,其窑内烧成温度大致在1 2301280℃之间。

    北宋后期禹州钧窑所烧的器物,造型规整,釉质细润。宋后期钧窑采用满釉支烧或满釉刮足堑烧,圈足内施釉,圈足窄、直,胎质基本无杂质。挂红器物,既有天青釉挂红彩,也有天蓝釉挂红彩,呈色艳丽自然,足以看出当时运用金属铜“窑变”之美妙:大部分器物施釉厚薄得当,流釉、粘足极少;其胎质细密坚固,呈灰黑色,从而达到了胎薄釉浓,葱青肥厚,光彩夺目的境地。

    我们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钧台窑钧官瓷片进行元素分析(需要到现场采样,还有分析结果)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正是中华民族用智慧通过高超的烧瓷技术把火与土完美结合,烧出了色彩斑斓的钧瓷。钧窑的窑变釉呈现何种颜色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窑室温度的高低和还原气氛的浓淡变化,可使釉料中的铜、铁元素呈现不同颜色。为了降低因窑室问题导致的窑变釉成色的偶然性,钧窑窑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摸索,完善了窑炉结构,提高了烧制技术。

   禹州钧台窑均官窑窑炉代表了北宋最高的窑炉工艺结构。在禹州钧台窑窑址目前清理出两座比较完整的窑炉。窑炉间距10米左右,均就地挖筑,然后卷顶。有“单形窑”(圆形)与“双连窑”(长方形)两种。窑身体积比较都比较小,窑体结构由窑门、火膛、窑室与烟囱四大部分构成,窑门均向北,烟囱高出地面。“双连窑”的窑室呈长方形,北部有并列的双乳状火膛,其东火膛仅留有窑门,窑室后壁中间和两角处共设有三个扇面形烟囱。窑炉之间有地下巷道连通,巷道两侧分别挖有对称的小单元作坊间,分别是成型,修坯、施釉等各道工序,组成了有序的工艺流程生产线。作坊建于地下与窑炉相通,既便于操作和管理,又处于隐身状态。

    就地挖筑是钧台窑窑炉的一大特色 与北方一般在平地上砌的砖窑有较大区别,以“单形窑”为例,窑顶离地面深约1公尺左右,窑顶与窑空间约1.5米,窑体宽约米,从窑顶到火膛深处通约2.5米。整个窑位于地面一米以下。这种地下土质窑,不仅保温性能强,而且十分严密,是烧强还原反应比较理想的窑炉。钧台窑的另外一大特色是火膛内不设窑箅,由此可见烧窑用的原料是木材,在烧还原焰所用燃料而言,柴比煤优越性大,因为柴比煤的火力软,而火焰长,在烧制过程中窑室内充满着火焰,不仅能够充分排除室内残留空气,而且使外界空气没有进入的余地,致使窑内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受任何氧化。“双连窑”的双乳状火膛及多烟囱也是钧台窑窑工为使窑内气氛稳定而改良窑炉的结果。东火膛只是观火孔,是为了便于观察火势而投柴,西火膛前侧设有窑门。火膛上方留有方形烟囱,在窑室后壁左右两角和中部设有三个烟囱凹于墙内,两侧烟囱随着卷顶内收,并与中间烟囱合拢后再高出地面。产品入窑后,两侧火膛填满柴,并将四个烟囱全部打开,窑门也不封闭,大量空气进入,充分氧化。当窑室温度升到850度时,填柴后即将窑门封闭,并将火膛上方的烟囱堵塞,让烟在窑室内充分还原,由窑顶循环至窑底的烟囱口,将少量白烟排出。可见这种设计对于钧瓷从氧化焰转为还原焰的烧成过程有着特别功能。

   钧官瓷是经过高温素烧,以保障产品更加精致,素烧完成后施釉,再次入窑烧制而成。

   正因为官钧窑有先进的烧制几时工艺,才造就了其突出的艺术魅力,于汝、官、个、定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