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资讯

窑址专栏
耀州窑窑址概况

耀州窑

    耀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在宋代以前称黄堡窑,其窑址在黄堡镇。黄堡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西南20公里,南距耀县县城15公里处。漆河自镇内穿过,与沮河汇合,交通便利。从泥池(原料产地)至镇西南的新村沟,全长5公里为古窑遗址范围。

    唐代青瓷有盒、盅、盂、釜、盘、杯、盏、托、钵、渣斗、碗、盆、罐、执壶、灯、枕、砚、擂钵、动物等器物。装饰则有刻花、贴花和印花等技法装饰的纹样。青瓷胎呈青灰色或灰白色,釉色一般为青中泛白、泛黄、泛灰,也有透明度较好的,颜色纯正、釉层均匀的釉。唐代的国际交往频繁,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烧出了大量异国艺术情趣的器物和异邦流行的纹饰。工匠们尚将绘画艺术、纺织染缬艺术和金银镶嵌艺术成功地用于陶瓷装饰上,突破了以往的单一色调,充分体现了耀州窑工匠们的创造精神和在陶瓷技术史上所作的贡献。宋代耀州窑可分为三期:早期器物多以刻划花纹的莲纹和牡丹花纹装饰,印花很少;中期则以印花为主,花纹满布,刻印精致。晚期印花多装饰于碗、盘内壁底。宋代以生产青釉瓷为主要产品,胎呈灰白色,釉面光滑,呈半透明,大量出现精致的刻花和印花。宋代中期为耀州窑发展的鼎盛时期,无论在瓷质釉质装饰和烧造技术上都有很大进步和很高水平。金、元时期以姜黄色青釉瓷为主,胎釉粗厚,纹饰简单,显然已进入衰落。金、元之后黄堡镇完全停烧,制作陶瓷转移到了陈炉镇、立地坡和上店村等处。立地和上店两地可能自元代开始烧制,而陈炉则晚到明代开始烧造,后来立地和上店也停业了,只剩陈炉镇烧制青瓷了

 

发展历程

    耀州窑始于唐代,北宋末为鼎盛期,宋代六大窑系,终于民国。其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旧称同官,宋代时属耀州,故名"耀州窑",包括陈炉镇、立地镇、上店镇及玉华宫等窑在内。是宋代北方民间青瓷的主要产区之一。

    宋代晚期以青瓷为主,胎薄质坚,釉面光洁匀静,色泽青幽,呈半透明状,十分淡雅。装饰有刻花、印花,结构严谨丰满,线条自由流畅。纹饰多满布器内外,种类繁多,有牡丹、菊花、莲花、鱼、鸭、龙凤等,风格粗放健美,生动自然。器形有碗、盘、瓶、罐、壶、香炉、香熏、盏托、注子温碗、钵等。

    耀州窑在宋时北方的青瓷窑场中最负盛名,堪称翘楚。于神宗元丰(1078-1085)至徽宗崇宁(1102-1106)的三十来年间,曾为朝廷烧制贡瓷。其不凡的制瓷技巧和洒脱活泼的风格对当时各地窑场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广泛推广,由此形成了一个自北而南的范围广阔的耀州窑系。耀州窑系以黄堡镇为中心,襄括了河南宜阳窑、宝丰窑、新安城关窑、广东西村窑、广西永福窑、内乡大窑店窑等多个窑场。各窑制品均与铜川窑相似,仅由于所用原料有差别,胎质与釉色也有些微不同。

 

耀州窑兴衰

    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北宋是耀州的鼎盛时期,据记载且为朝廷烧造"贡瓷"。金代延续北宋时期继续发展,元代开始转型,走向末落,经明代、清代,终于民国。

 

制瓷原料及制备

    耀州窑地处关中平原北部,属沉积岩地带,储藏有丰富的煤和大量的粘土原料、粘土当地称为“坩土”或“坩子土”、也有石灰石等矿物资源。在黄堡镇附近以泥池粘土为主要原料制瓷,另外尚有小清河、土黄沟及塬下一带也有原料。陈炉镇附近则有东山坩土、罗家泉坩土、黑药土和料姜石,此外,富平县出产的釉石也是重要原料之一。

    东山坩土是一种含高岭石的粘土岩,呈深青色块状,有滑腻感,分散有少量氧化铁质点;罗家山坩土为粉砂状粘土,呈灰黑色块状,所含粘土矿物主要为叙永石和高岭石,分散有少量石英,5%~10%,少量云母和长石细颗粒,并含有微量金红石和含铁矿物;富平塔坡釉石为粉砂钙质粘土岩,呈浅灰绿色,主要含高岭石和方解石(20%~25%)及少量石英(5%~10%)、长石细颗粒,另有极少量的黑云母、磷灰石和含铁矿物分散其中;料姜石为粉砂隐晶灰岩,呈土黄色块状,主要为方解石细颗粒的集合体,另有石英、长石、云母及极少量的磁铁矿、金红石等矿物;泥池粘土主要为含高岭石的粘土,另有少量石英、云母和长石等矿物。从以上这些原料的化学和矿物成分看,粘土类原料中主要含高岭石族粘土矿物,另含有不同程度的石英、长石和云母及少量铁、钛矿物所组成,因此其氧化铝含量也不同,熔剂氧化物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别。出泥池粘土的差热分析和加热失重曲线, 574℃和973℃的高岭石特征吸热和放热峰表明有一定量的高岭石矿物,但量不甚大,另外含有的石英和云母矿物的特征峰亦包括在574℃℃吸热峰之内。富平釉石和黑药土含有一定量的碳酸盐矿物,料姜石中主要含方解石,它们都是配制釉所使用的原料

    从考古发掘出土的淘洗池、沉淀池、石臼、石杵、盛泥浆的缸、成堆的胎泥及泥饼和泥条的实物看,唐代的制作陶瓷技术已相当进步。

    在原料处理方面,首先将采回的制瓷原料进行粉碎。因为北方的粘土原料呈块状,有一定

硬度,一般采用轮碾,即用石轮转动轧碎。用量少而又需要磨细的原料,如各种彩料等,常用烧制的瓷质研钵进行擂磨,以达到较细的程度。粉碎好的瓷土放入以砖砌成的淘洗池,加水淘洗后,粘土原料中的粗颗粒部分沉淀在池底,细颗粒部分则悬浮在水中,再将悬浮的泥浆注入沉淀池中,经过一定的沉淀时间,细颗粒部分沉于池底,将水放掉,可得到用于制瓷的胎泥,制胎一般单用一种粘土即可,如有特殊需要,亦可将沉淀后的胎泥用来与其他原料配合,放入缸中搅匀,即可应用,如配制釉浆,则需用粘土和料姜石等原料配合使用。胎泥需在作坊中经过陈腐和炼制后再用。以上这些工艺程序,均由考古发掘中发现到的淘洗矿渣、淘洗池、沉淀池、瓷缸和作坊中的泥料等实物所证实。

 

工艺、造型和装饰

    唐和五代时胎质稍松,呈灰色,釉质失透,有乳浊感;宋代青瓷胎体较坚簿,胎色灰褐或灰紫,釉质莹润透明,釉色青绿如橄榄,釉薄处呈姜黄色;金、元时胎质稍粗,胎色呈浅灰或灰色,釉面多数姜黄,青色者少。釉质稀簿而不润。装饰手法上以刻花和印花为主,刻花尤为精美,刀法犀利流畅,刚劲有力,立体感较强。装饰艺术上,纹饰丰富多彩。纹样有动物、人物、花卉和图案等。纹样中的动物有龙、凤、狮、犀牛、马、羊、狗、鹤、鹅、鸭、鱼、鸳鸯等。人物有婴戏、佛象、力士等。花卉有莲花、牡丹、菊花、梅花、水草等。图案纹有:八桂纹、三角纹、回纹等。在纹饰上,五代以前古朴大方;宋时丰富多样,且技艺精湛,出类拔萃;金元时日趋简单。耀州窑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对全国各地的影响较大,除陕西境内的一大批窑仿烧外,它的技艺还传到河南省的临汝、禹县、宝丰、内乡等窑,传到广东的西村窑、广西的永福窑,形成了以黄堡镇窑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窑系。

    耀州窑青瓷的主要特点:纹饰刻的非常清晰,带有北方人的性格特点,史籍上记载又叫刀刀见泥。

    耀州窑的传统工艺主要体现在原料的采配、成分及加工,泥料的储备及练揉,手工拉坯及修坯,手工雕花、刻花、划花、贴花、印花,釉药的选配、制备及敷施,匣钵、窑具的制作及装窑,火焰气氛及烧成等七个方面。一件制品完成要经过采料、精选、风化、配比、粑泥、陈腐、熟泥、揉泥、手拉坯、修坯、釉料精选、配9制、施釉、手工装饰(雕、刻、贴、印)、窑具制作、装窑、烧窑等17道工序。各工序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掌握相关技艺的人被称为"匠人"

 

化学组成

    从化学分析成分上看,耀州窑青瓷用模范可大致分为两大类:(1)Al2O3含量为27%~32%的高铝质耐火粘土所制成。粘土中掺约20%的石英。两类中均含有较高的Fe2O3TO2K2O,说明是利用了含杂质矿物较多的粘土。从成分对比可以看出大部分模范的成分与泥池粘土接近,可能就是采用当地制胎的粘土制模。模范的气孔率在27%~35%之间,个别在14%~17%之间,气孔率的大小与模印成形印花的质量和脱模的性能有密切关系,而气孔率的控制取决于模范的烧成温度,一般模范的素烧温度从气孔率判断在1050~1250℃。划、刻技术是用专门的工具进行的一种长期流传和应用的装饰技艺。耀州窑的产品上流畅的纹饰图案表现了耀州陶瓷艺人的娴熟技艺和高超水平。耀州窑的彩绘多用于白瓷,特别是素胎白瓷,其风格属磁州窑风格,但耀州窑的黑褐色彩绘在唐朝已有,比磁州窑更早,青釉瓷的彩绘是用白彩和褐彩装饰,属釉下彩,彩绘是绘在化妆土层上,数量很少,但实为耀州窑在唐代创造的新品种。

 

烧成工艺

    唐代烧造青瓷通常都是使用平面呈马蹄形的半倒焰式馒头窑。不同时期和不同瓷器品种所使用的窑只在尺寸大小上有些差别,其基本结构和窑型则大致相同。据考古发掘,唐代瓷窑的结构是用耐火砖砌成,窑室长3,2.25,面积6.25平方米。比燃烧室高出0.64,窑室后部有两个烟囱,中间有墙将它们隔开,间距1.56,窑室后壁每侧有两出烟孔通向两个烟囱。唐代用柴作为燃料。

    宋代窑炉结构与唐代相似。窑室尺寸为长2.16,3.36,比燃烧室高出16~20

,窑室后壁两边各有四个出烟孔通向两个烟囱,在火膛部分的堆积层中有煤渣灰,说明宋代

已用煤作为燃料。

    耀州窑用的支烧具有支柱、三角垫饼、顶钵、支珠(垫砂);垫烧具有垫饼、垫圈;装烧具有匣钵和棚板。支柱有圆柱状、喇叭状、桶状、钵状等。唐代多用耐火粘土制成,一般使用是将支柱放置于窑床,支柱上放三角垫饼,再放碗、盘,碗内再放三角垫饼,以垫饼和碗、盘相间叠摞装到一定高度,这是仰口叠烧,另一种覆式叠烧是将碗、盘口朝下,与三角垫饼相间叠摞在窑柱上。耀州窑唐代已普遍使用三角垫饼支烧碗、盘类制品。出土的三角垫饼上粘有白釉、黑釉、青釉和三彩釉,说明它是一种常用的支烧垫饼。五代时期曾使用三角垫饼在匣钵内支烧满釉器物。三角垫饼的使用是瓷器质量改进的一大举措。顶钵在金元时期多用,一般用在匣钵内支撑伏装的叠摞器件。支珠支烧是用“泥点”或大直径(1毫米)的砂粒,支垫在器物底部进行烧成的技术。它是一种流传下来的古老的方法。五代时期曾大量采用。缺点是烧成后的器底常粘有较多砂粒,如果支点数少,烧成后再经打磨也会比较光洁。垫饼是用胎泥或耐火粘土制作,垫于匣钵与坯足之间。有时也常与其他支具组合使用。垫圈的用法和垫饼相似,唐代开始使用,宋代应用最广泛。多为搓成的泥条围圈而成。耀州窑使用的匣钵有桶形和套筒形,另外还使用少量盆形、钵形及方形匣钵。用匣钵装坯件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三角垫和匣钵组合装,匣根据宝钵摞装或对口装,一匣多件坯件组装等。由于宋代已采用煤烧,全部采用匣钵装烧的方法。亦有在坯的内底刮剔涩圈摞装的,涩圈大小视器底足大小而定。在装窑方法上根据器底、器形和期从建产品。尺寸大小可以组合成多种方式。耀州窑在若干方法上也有所创造。以上所述窑具和装窑方式见刻和方法等大多在北方其他窑区也都普遍采用。由此可见,北方各瓷区在烧成窑产技术上的交流和传播在古代还是很普遍的。

    在烧成方法和控制上耀州窑的工匠也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在通风道上设置闸板,调节进风量,以控制气氛和升温速度;在烟囱底部开小孔,通过开、闭调节烟囱的抽力;匣钵周围开时间小孔,以使气氛有效地与器件起作用;宋代耀州窑已使用了“火照”以检测烧成时器件和釉色的以天质量,确定停火时间。火照是用施过釉的同类烧成器件的碎片制成,中间钻一小孔,便于烧成过在此故北程中用火钩从窑炉中取出,观察釉色和釉质1为火杵,2为火钩。

    耀州窑从唐代开始,通过对各个工艺环节上的技术改进和质量提高,诸如胎、釉配方调配、代火钩。至成型装饰上的创新、烧成技术上的提高以及在装烧窑具上的改进等,终于在宋代中、后期使技每术和艺术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相继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瓷器精品,而誉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