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窑
建窑以产黑瓷而著称。唐代始创烧,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至清代而终。.建窑原是江南地区的民窑,北宋晚期由于"斗茶"的特殊需要,烧制了专供宫廷用的黑盏,部分茶盏底部刻印有"供御"或"进盏"字样。这种瓷器在日本被称为:天目釉。日本和韩国的茶道都非常重视此物。它的胎体厚实、坚致,色呈浅黑或紫黑,器型以碗、盏为主。
仿烧代表的窑口有:福清窑,武夷山窑和茶洋窑。以福清窑数量居多,武夷山窑的加金彩的器物为贵(窑址中发现残片若干,唯一四件完整器现存于日本某博物馆中),茶洋窑年代最晚。
宋代,专门生产黑釉瓷为业的、并且以兔毫盏而传名的就是窑址位于福建省建阳县水吉镇的建窑了。此窑自宋初开始,即大量生产比较单一的黑釉茶盏。同时不止是漆黑光亮的黑釉,而且它的胎亦是漆黑如铁,故有铁胎之称;这种黑釉、黑胎茶盏的确是名符其实的黑瓷。况且在黑釉之上大多呈现出如野兔毛状的黄色条纹而被特别称为兔毫盏,称雄于整个宋皇朝时代。因此,我们试图在此追溯一下它的渊源
窑址
建阳窑址在建阳县城西40公里,东距建瓯县城50公里,北距水吉镇7公里。窑场分布在北之芦花坪、东之大路后门,西之牛皮仑与庵尾山,南之源头坑和营长乾等山。附近有池墩(池中)和后井等村。根据考古发掘已知,芦花坪始烧于晚唐或五代,下限不晚于南宋。建窑在烧制黑釉瓷以前是烧造青黄釉器的。黑釉器创烧于北宋而盛于南宋,元代仍继续烧造。元末以后则已停烧。庵尾山窑址未发现有黑釉瓷,只有青瓷,其时代下限为五代。芦花坪窑址的黑釉器与大路后门和源头坑出土的黑釉瓷同属北宋时期的产物。据说,目前在该窑遗址处已发现了唐代的龙窑址。
工艺特色
主要产品以盏、碗、盘、碟为主,兼烧盒、罐、壶、灯、炉、钵、梅瓶、冥器等,在宋代盛产黑釉瓷而闻名于世。足底有"供御"、"进盏"字铭的,应是为宋代宫廷烧制的贡品。黑釉盏的特征:胎含铁量高,一向有"铁胎"之称,胎体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质粗糙坚硬,露胎处色沉而无光。造型多样,有大小敛口、敞口等不同形式,圈足小而浅,修胎草率有力,刀法自然,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内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及"鹧鸪斑"等有名的品种。
宋代是建窑的发展时期,以烧黑釉器而著称。兔毫斑、鹧鸪斑、曜变等釉色的名品就出在这里,以茶盏为多 。
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除福建本省的南至福清市,北至武夷山以北的几十处瓷窑之外,还有江西的吉州窑,四川、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都有仿烧的,形成了以建窑为首的建窑系。
建窑的黑釉属于结晶釉的范畴,含铁量高达8% 以上。在1300多度的高温熔烧过程中,窑温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
由于宋代斗茶风尚盛行,而主烧适宜为斗茶的黑釉茶盏,亦称建盏,以水吉镇窑制品为最,北宋后期曾为宫廷烧制斗茶使用的黑釉盏,并于器底刻"进盏"、"供御"字样。建阳窑产品使用含铁高的原料做胎,因而胎色深黑坚硬,有"铁胎"之俗称,或名乌泥窑、黑建、乌泥建等。盏内外均施黑釉,外壁釉不到底,露黑色胎。
建窑特征
1.胎体厚重坚致,胎色紫黑。
2.釉色黑而润泽,器内外施釉,底部露胎,釉汁垂流厚挂。釉面呈现褐黄色,银灰色和褐蓝色。其流淌下垂的兔毫纹,呈现着浓淡深浅、曲曲弯弯不规则的宛如西北黄土高原的丘壑,呈色上浓下淡,在太阳光下,其黑色釉面闪烁着金红色的光点。
3.建窑器物以碗盏为多。其造型口大足小,形如漏斗,有敞口和合口两种,以敞口为多。底为浅玉环圈足,有旋坯纹。有的器物底足刻有"进王戋 "、"供御"铭文,为朝廷贡品。
建盏的烧制工艺
从芦花坪出土物可知建窑使用了匣钵装烧。一钵一盏,匣钵为漏斗形。有两类,一为直壁,一为斜壁,并且有匣钵盖。碗底用耐火泥支承,耐火泥则用垫饼锤敲实。在生产时,每钵装入一盏,往往钵与钵先后迭放成为一钵柱,然后加盖装窑。从龙窑内部装窑的情况看来,窑内留存的底层第一个匣钵看出,它们是放置在一个小土窝内,但是从出土的垫柱看,它的一头(大头)也是漏斗形,它的小头可以插在窑底砂层中。所以装好的一串匣钵柱也有可能放在垫柱上装烧的。芦花坪龙窑窑床一般宽2米,后段逐渐收敛,最狭处为1.8米。上铺粗砂厚100毫米。匣钵一般横排8个直壁中型匣钵(口径160~180毫米)。
建盏的成型仅使用一种方法,即手工拉坯。从出土器物可知,建窑陶工使用陶车。窑址周围如中国东南部一些丘陵地带含有丰富的所谓红壤,或铁矾红土。况且许多山陵地区风化程度并不激烈,用作原料的粘土含有一些未风化的斜长石或钙长石以及石英粗颗粒。古代陶工就利用那些粒度合适,粘性甚强的山泥为原料。它含有较高的铁和Al2O3,CaO等成分。铁矾红土加水后有较大的粘性和塑性,具有制陶的优良性质。陶工们从窑址附近取得这种土,加水调和,并不进行淘洗、水碓舂[chōng]细和其他加工,只用牛践踏使泥块破碎并与水揉搓均匀,成为软硬适中、具有塑性的泥团,然后置陶车上拉制。
泥团在陶车上旋转,人在车前操作。建窑这类碗盏属中、小型圆器,只需单手操作。所谓拉坯是先将泥团上部捏成凹锥形,然后用手在泥团外捏塑成碗形。这当然是在陶车旋转时进行的。从粗坯到最后成型就靠手的母、食、中三指操作。陶车的转速调整适中,以三指捏着碗坯往上提拉使它的厚度逐步变细,坯的直径随之也逐渐变大。由于泥团不断转动,手的往上提拉使坯变形之力是一种横向的张力,三只手指操作之处是碗坯圆周的前部靠操作者的一边。所以若陶车以顺时针旋转,即圆周前部的转动方向为自右至左(右旋),则陶工拉坯时必须用右手才能获得拉坯所需的张力。坯泥中的粗颗粒易受阻力甚至暂时滞留于指端,等到被手指捏压到坯泥内,才在旋转中被细泥浆填满它所造成的表面细槽。拉坯终止后,总有少数的一些粗颗粒留于胎面,则在碗坯或烧后碗盏无釉而又未再被加工的地方可以看到一些被颗粒刮出来的细槽线,细的一头在左方,大的一头在右方并有一粗颗粒存在。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建盏成品制造时,古代陶工用右手还是左手拉坯,陶车是顺时针还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许多建盏的外上沿都有条凹槽,俗名指沟,乃陶工在拉坯到最后用手指旋出来的。用拇指太粗,只能用食指或中指。这时,陶工只能用左手的这两个指头之一,才能获得横向拉力并且要在圆周的左方操作,还要靠右手在碗坯内承受来自外部左手的压力。显然,用左手操作的古代陶工们所用的陶车正相反,是反时针方向转动(左旋)。
右旋或左旋拉坯在我国并不讲究。日本的一些瓷家则特别重视,并且利用这种方法来判定传世品的出处,用来作为一种断源的方法。普卢默1935年在窑址收集的7件建盏残片,制坯时陶车(辘轳)的旋转方向全部是顺时针。当然,作者没有说用什么方法来判断建窑拉坯的旋转方向。据知,日本一些瓷家是利用釉的裂纹的螺旋线方向来判定的。
碗坯拉制好之后,用陶刀从陶车上切下来。阴干后覆置于修坯的陶车上进行挖足修坯。首先用陶刀将多余的坯泥削掉,再按设计规定在碗外底上削出一定直径的实足。一般直径波动于38~42毫米,而以40毫米为多。然后在足心用陶刀挖出圈足,即在内部挖走深约5毫米,直径约30毫米的部分,使碗的底部成为一个圈足。同时还修成有轻微坡度的圈足底。
圈足修成后,整个坯体略加修理就可以拿下来进行干燥。许多时候是不怎样修坯的,这一点可从许多宋代建盏内、外部留有粗手指拉坯时造成的粗大而很浅的凹纹或弦纹知道。如果需要在圈足内刻字或年号、供御等则要等坯体干透后进行。若压印进,则用戳子在圈足削成后立刻进行。在一些小型建盏上可以看出,圈足削成后,还需在其周围的碗坯再削一刀,使碗壁有折腰的形状。
批碗坯干燥后,就可施釉,如果太干则需要补水,否则施釉不顺利,在干燥和烧成后易出缺陷。宋代建盏釉料所用的原料依然是利用窑址附近山谷间冲积的细泥。以往在窑址的芦花坪和牛皮仑两山之间的山谷稻田中有一个水坑,当地土人一向称之为釉库。世代相传皆谓建盏所用的釉原料就取于此地,以至挖成了一个大坑。建窑窑址并未发现为原料加工的水碓,陶洗坑等。因此,釉原料是拿来就用,故要取山涧细泥。从化学分析知釉中含P2O5较多,从“釉库取泥后需混以木灰。它含有较多的CaO,又是在龙窑中清灰时就可以得到的,因为当地树林茂密,至今龙窑仍以木柴为燃料。至于是否需要再加入石灰石煅烧后的生石灰(CaO),目前还未有人对此问题考证,但釉库细泥含Fe2O3量高,木灰含CaO量高,乃是建窑兔毫釉所要求的。将配好的釉料制成釉浆置于大桶中,手持补水以后的碗坯施釉。先舀出一碗釉浆,在碗内迅速荡遍均匀,马上把它倒回,使干净无余,并使釉均匀地粘附于碗内面,称为碗内荡釉。然后以三指捏住碗坯的圈足,倒悬,将碗坯蘸入釉浆中至碗的中部为止,称为蘸釉并谓施半釉或称施釉不到底。 动作相当快则施釉均匀,不留多余的釉,碗坯也不至因吸水太多、强度下降而破裂
芦花坪龙窑内第一、二层出土的黑釉器有780件,以碗盏为多,青釉器92件,有碟、盘、杯盒、壶等器。龙窑依山而建,座北向南,分前后两段。前段坡度12°,长33.10米,在最南边的窑头已破坏无存。后段陡起,坡度18°,长23米,窑尾已倒塌,窑顶用生砖坯砌筑,窑墙大部分用烧制的砖砌成,一些窑墙则仍用生砖坯砌筑。窑门共10个,东墙3个,西墙7个。一般宽度为500600毫米。均有砖砌堵,外堆附匣钵,残砖。前段窑床一般横排8个直壁中型匣钵,后段一般横排9个直壁小型匣钵。
整座龙窑半处于地下,为地穴式建筑。外墙抹以粘土层维护,因窑顶倒塌,估计窑高约1.60~1.70米。可放置匣钵200行,1600件以上,估计全窑可烧器物3万件以上。
大路后门山龙窑为Y1和Y3两座龙窑先后迭压的遗址。Y1迭压于Y3之上。窑高约1.7米。Y1和Y3两窑的尺寸先后为:长度115.15和127米,宽度0.95~2.2米和1~2.35米,高差25.7米和28.65米,坡度10°,12°,14°,18°,21°,平均15°和10°。火膛呈半圆形,半径0.6(Y3)-0.7(Y1)米。Y1北侧窑门9座,南侧有7座。门宽0.6米。这种长达100多米的古代龙窑是目前全国发现的龙窑中仅见的一例。该窑与芦花坪窑同属北宋时期的龙窑。除烧制大量的黑釉盏之外,也烧造有“供御”和“进殘”的御用建盏。据发掘该窑的考古学家估计,每窑一次装满可烧10万余件,产量极高。据他们统计,其产品有兔毫盏60%,纯黑盏20%,其他10%,欠烧品10%。其中出土有黄色斑点的鹧鸪斑盏和1件带指印纹的黑盏。
龙窑是我国烧制陶瓷器的一种效率较高、自古沿用的窑炉。当满窑封门后在窑头火箱升火焙烧,热利用率颇高,余热一直送到窑尾部分烘干该处生坯。前部升至高温除了火箱燃烧所获得的热量之外,以后各段需要依靠窑门两边的投柴孔,因此窑的中段得天独厚,有火箱足够的热量供应和投柴孔的燃料供应,温度可升至最高。后段火箱供给的热量已弱,看来主要靠投柴孔,故最高温度一般略低。供御和进墁的贡瓷就在中段烧成
建窑兔毫釉在1210℃下已开始成熟。但是大多数建盏都烧至釉产生粘性流动能在碗下聚釉甚至聚成滴珠,因而需要烧到它的FP点。建窑这类黑釉,其烧成温度范围虽然很宽(T130℃),但是为了需要流釉以产生兔毫纹,一般要在1300~1350℃下烧成。
龙窑前段产品烧成后开始冷却,火箱停火后依靠窑的坡度产生抽力使冷空气通过火箱略为加热,把前段产品缓慢冷却,这时需冷却的产品当然就不再会在投柴孔中投入燃料,所以龙窑是可以一边烧成一边出窑的。中、后段未烧到高温的产品仍可在该处的投柴孔加足燃料继续烧制。龙窑的烧成操作的确不止是技术或技巧,而且可以算得上是一种高超的艺术。
建盏出窑后需要装船外运,故产品从龙窑处先运至池墩的水尾岚码头集中装船贡盏当然也不例外。出窑和搬运都十分仔细,在发掘过的龙窘一般只发现“供御”和“进”的阳纹垫饼而罕有发现其残片。相反,由于在池墩装船,在装船以前必须进行检查、挑选、清点和包装,:破碎的、不合格的,老百姓不能使用也不敢使用,要当场打破,随地弃置,所以大部分这类御用建盏残片都出土于池墩和水尾岚就可以理解了。
建盏的盛衰
古代早知饮茶有益于身心。中国茶叶不单只作为种绝佳的饮料而且作为一种高尚的文化而传之海外。东、西、北方的各国在古代亦已和中国进行茶叶贸易。茶乃南方之嘉木,本不出自北方,唐陆羽(733~804)时,中国产茶地方纬度最高的不过北纬33左右的梁州(陕西汉中),低于33"的寿州(安徽寿县),32°的义阳郡(河南信阳)和光州(河南光山),其他都在北与线30左右和30°以南。当时一些高纬度的国家是不产茶叶的。北宋时,中国饮茶之风传到高丽国(今朝鲜和韩国)。茶叶大受欢迎,特别是高级茶叶,都从中国进口。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一书中写道,高丽“土产茶,味苦涩,不可入口。惟贵中国腊茶并龙风赐团。自锡赍外,商贾亦通贩。故迩来颇喜饮茶。”D高丽土产茶是否从中国引种,不得而知,但味苦不能吃则是实实在在的。宋末两国友好交往,宋皇御用的、建州御茶园所产的龙凤团茶亦作为国礼送给高丽。但是这类龙风高级团茶也可以自由通商买卖,不被禁止,在北宋末高丽人很喜欢饮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所以“益治茶具,金花乌盏,翡色小瓯,银炉汤鼎皆窃效中国制度。”这就是说高丽人为了喝茶,必须整治茶具,他们虽然不一定专门偏爱那类色盏,但是描金的黑盏和青磁小瓯,都是按中国瓷器的式样仿制的。所谓金花鸟盏,就是北宋时著名的描金彩的黑定,不管从徐兢所写该句的字面上来理解还是详细的考证都是描金的定窑黑盏无疑。所以高丽当时用以喝茶的黑盏是按中国定窑的描金黑盏仿制的。北宋末(政和间)饮茶风尚始由荣西禅师传到日本。在南宋时日本饮茶之风、使用建盏〔天目)始大盛。日本从中国带回或进口的建盏数量甚大,以后并且进行仿制以至在濑户市制出了有名的濑户物,即濑户烧制的黑釉茶盏。
在中国,茶和茶具,建茶和建盏两者密切不可分。建盏以品茶发展到斗茶而大行其道,演变成一种皇帝提倡的赐茶礼仪,品茶清供和斗茶雅玩。无论上至宫廷所需的御用建盏,还是老百姓与僧侣们日常饮茶所用的黑盏皆争用建窑的产品,以至本来烧制青瓷的建窑,后来变为专烧建盏的窑口。自北宋蔡襄以后不断发展,制造出除兔毫之外的许多名贵品种如曜变、油滴、鹧鸪斑、毫变,以及供御油滴和龟背兔毫的果盖。在宋徽宗时代北苑御用贡茶的品种不胜枚举,建盏供御则已有实物为证,唐时陆羽把无锡惠山泉水定为天下第二泉。唐时宰相李德裕(787850)(武宗时为相)不喝京城的水,只用惠山泉。宋徽宗则除了茶、盏之外,连水也要年年进贡据载,“无锡惠山泉水,久留不败。政和甲午岁(1114)赵蹙始贡水于上方,月进百樽。”从元锡每月要进贡惠山泉水百瓶到汴京。
1127年北宋亡,赵构南渡,建立了南宋皇朝。斗茶之风很快式微。但仍然保留赐茶的隆重仪式,不过已经不用建盏了。(“按今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用大汤鳖。”同时也不是黑色的)。孝宗朝代,“淳熙己酉(1189年)十月二十八日车驾幸候朝门外大校场,大阅。”皇帝携众大臣举行阅兵式”阅毕,丞相亲王以下(疑为以上)赐茶”,还一直保留赐茶仪式的旧习惯。在这个朝代,陆游还可以一边挥毫练草书(矮纸横斜浅作草)一边细研着茶末来试茶(睛窗细乳戏分茶)。然而建盏随着斗茶、分茶、试茶的人逐渐减少而迅速退出舞台,消声匿迹了
南宋以后,日本继承了中国的饮茶风尚,发展成日本独有的茶道文化。这种崇尚清雅的茶道结合建盏传世绝品的收藏成为全球共享的优秀文化财富,也使建茶与建盏在国际友好往来之中放射出永恒的光辉
在颜色釉瓷中,黑和瓷和青釉瓷一样,不仅历史悠久,品种众多,而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科技和艺术内涵。它是中国陶瓷领域中突出而又有代表性的一个产品,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第五个里程碑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