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资讯

窑址专栏
德化窑窑址概况

德化窑

德化烧制白釉瓷的历史

    德化县建置的沿革历史有《德化县志》记载的“唐贞元中,析永泰之归义乡,置归德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闽王延均升长乐郡为长乐府,升归德场为德化县。”可见德化县建置至今已有千余年。

    德化县建置不等于有德化窑。有关德化何时烧制瓷器的史料甚少。提到德化窑烧制白釉瓷最早的时代为元代的史料《安平志》。其中有“白瓷出德化,元时上供。”《中国陶瓷史》根据近代发掘的资料,认为“德化窑创始于宋,元代有发展,碗坪仑及屈斗宫均烧青白瓷。”但近来有人根据《龙浔泗滨颜氏族谱》中记载有生于唐咸通五年,卒于长兴四年(864~933)的颜化绿曾著有《陶业法》,并传授制陶工艺。从而推知德化制瓷业,特别是德化三班、泗滨一带的制瓷业在晚唐、五代时已兴起,并有一定基础③。但《陶业法》一书失传,所谓“传授制陶工艺”亦知之不详。因此,根据上述引文得出德化县在晚唐、五代时期已开始烧制瓷器则尚嫌依据不足。

    史料的记载并未能解决德化窑的创烧年代。看来只能靠窑址发掘和出土实物的考证。到目前为止,在德化县范围内尚未找到宋以前烧制瓷器的窑址,也未发现具有确切纪年可查的宋代以前德化窑瓷器。1976年在盖德乡碗坪仑发掘了一个窑址堆积。该窑址的年代无文献记载,窑址内也未发现有确切纪年的实物。根据瓷器的造型、纹饰、釉色和制法等特征推断其烧制时期为宋代。1976年又在德化县城近郊浔中发掘了屈斗宫窑址。窑址内同样没有出土带有确切纪年的材料。在分析窑址和窑基两边的堆积层以及出土器物的特征后,多数人认为应属于元代,但其创烧时间可能早到南宋。因此,可以认为德化窑至少在宋代即已烧制瓷器。至于是否有可能在宋以前即已开创瓷业,只能有待进一步的发现和考证。

 

德化的制瓷原料

    德化县境内多山,山地多产瓷土。《德化县志》物产矿类记有:“泥产山中,穴而伐之,绠而出之。”本世纪40年代曾有人作过调查⊙,在其报告中详述:“德化瓷土皆由石英斑岩或长英岩等富含长石之岩石风化而成。多呈脉状或其他不规则之形状,大都生于白垩纪火山岩系中……近地表者,风化程度甚深,可作瓷土(制胎)。深处之新鲜部分(风化程度较轻),可为瓷釉,盖取其长石成分,此亦可间接证明其成因矣德化瓷土,磨细漂净,即可直接制坯。不须调和其他原料,大都较软,不需太高温度即可成瓷。颜色洁白,可省漂制手续,均其优点。但因质软,故易变形烧制盘碗,径口在八寸以上者,每多拗曲,较小者亦不能太薄。致成品稍嫌笨重,不甚精巧。”这是一个可贵的调查报告。更可贵者是这个报告还对当时德化瓷业作了简明的叙述。如在制士节中提到瓷土经水碓春细后,放入沉降池中,其上细颗粒部分称为软土。其下粗颗粒部分经过再春细,再沉降。所得细颗粒部分称为硬土。一般均将软土与硬土配合成五五及三七两种比例,称之为五五土及三七土用以制坯。可见德化瓷虽只用瓷土作为原料,但也用原料处理的精粗来调节它们的化学组成。

    在烧窑一节中提到窑分若干节,最前者最低,渐后渐高,多就山坡修建,节节连通,如节足虫,俗称蜈蚣窑。蜈蚣窑这一俗称未见于其他德化窑的论著中。根据这段描述,可能就是现在称之为阶级窑的窑形。燃料全用松柴,烧火后约六七日而瓷成。所说烧窑时间如此之长可能是因为一节一节向上烧的原因。

    70年代,福建省地质部门又进行过普查,并在阳山发现高岭土,其化学组成列在表10-7中。其Fe2O3TiO2含量都很低。

    80年代又对德化四班和褒美所产的瓷土进行过较详细的研究。从化学组成来看,它们非常接近景德镇所产的各种瓷石成分,只是其中Na2O的含量都非常低。如果说其中还含有少量长石的话,那也是钾长石,而不像景德镇某些瓷石中含有Na2O。另外,这两种德化瓷土中Fe2O3TO2以及其他杂质(CaOMgO)含量都很低,特别是褒美瓷土中Fe2O3的含量仅为0.32%,较之景德镇瓷石要低很多。这就是德化白釉瓷的白度高于景德镇白釉瓷的真正原因。

经过对两种瓷土的矿物鉴定,说明其主要组成是石英和绢云母。由于不同产地和不同风化程度,还会含有一定量的高岭石和长石。这些结果与40年代初所作的调查是一致的。经过淘洗所得的细颗粒部分,SiO2的含量大大降低,说明其中石英的含量下降,绢云母的含量增多Al2O3K2O的含量增多,一方面说明绢云母含量增多,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某些瓷土(四班瓷土)中可能含有少量高岭石。细颗粒部分Fe2O3的含量都有所增加,说明Fe2O3存在于绢云母晶格中。淘洗越精,A2O3含量越高,可以改进德化瓷器的变形,是其优点。但淘洗越精,Fe2O3的含量也越高,有害于瓷器的白度是其缺点。因此,德化瓷土也不是淘洗得越精越好。

    德化瓷土的化学及矿物组成都说明它们属于我国南方多产的瓷石类型。由于它们的2O3TiO2的含量都很低,因此确是一类烧制白釉瓷的优质原料。

 

德化白釉瓷的胎釉

    德化各地盛产瓷土,其中某些瓷土经过细磨漂净,即可直接制坯,不须调和其他原料。可见惠化白釉瓷所使用的配方也和景德镇早期白釉瓷一样是一元配方。另一些瓷土即可掺入釉灰

 

德化白釉瓷的烧制

    古代德化窑的烧制工艺是形成德化白釉瓷独特风格的重要保证之一,但不见史料记载因此,对它的认识只能靠对古窑址中所留下的实物进行分析和讨论。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福建省文物考古界对德化窑进行了多次发掘,并发表了专著和精印了图录,为我们总结德化窑宋元时期的烧制工艺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所引的40年代初的调查报告也对德化瓷业作了调查。对德化瓷烧制工艺中的制土、制坯、烧窑、绘彩和营运均有简短的描述。早期德化窑以烧制日用器皿为主,包括碗盘、碟、盒、壶等。从出土的完整器物来看,数量最多,而花纹又最精美的是各类盒子。入明以后,除上述器皿外,又增了佛像和人物雕塑,并以此著称于世。由于德化白釉瓷胎仅用一种瓷土作为制瓷原料,而且其中K2O含量甚高。烧成后含玻璃相亦多,故一般容易变形。因而胎壁都做得较厚,不够轻巧。古人对此颇有责难,认为厚胎是“不重于时”和“渐不足贵”的原因之一。德化窑早期制品多施半釉,即口沿及上腹部有釉,余下均为露胎。有时口沿及平底都无釉。后期制品则施全釉,只底足处无釉。在装饰方面早期多采用划、刻、印等技艺,晚期又增加了贴花和雕塑等。如明代的梅花杯和何朝宗款的观音像都成为一代艺术珍品

 

炉窑和窑具

    1976年在盖德碗坪仑窑址发掘过程中曾发现二座破坏严重的龙窑窑基。其中一座属北宋晚期,仅窑头部分保存尚完整,其余全部无存。另一座属南宋时期,窑基仅存中段,首尾均遭破坏。两窑均无法知其长度及坡度变化,但从这两个残窑可以看出德化窑在宋代所使用的窑炉为我国南方所常见的龙窑。

    同年在浮中屈斗宫窑址发掘过程中,又发现了一座保存较完整的元代外形仍似龙窑,而内部分割为多室。因此被命名为分室龙窑①,当地人又称之为鸡笼窑。浙江龙泉窑在南宋时已出现过这种客形,从时间上看,似乎受到龙泉窑的影响。该窑依山而建,坡度在12~22度之间。全长为57.10米。宽1.40~2.95米。全窑共分割为17个窑室,室呈长方形,各窑室大小亦不尽相同。室与室之间有隔墙分开,隔墙下部留有5~8个通火孔。各个窑室的两边窑墙下各有条火道,从窑头直通窑尾。窑尾后墙下亦留有通火孔。沿着窑的长度残存14个窑门,一般都开在每个窑室的前部。窑的一侧有11个,另一侧有3个。

    现在德化仍在使用的古老窑型中,只见龙窑和德化阶级窑,有时简称德化窑至于阶级窑何时首先在德化开始使用,尚无足够资料说明。但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始自明代。因此,根据现有资料可以认为德化在宋代使用龙窑,元代曾出现过分室龙窑(鸡笼窑),明代以后又出现阶级窑。阶级窑是从龙窑经过分室龙窑逐渐改进而形成的一种比较合理的半倒焰式形。它在节约燃料、提高温度、控制气氛和增加产量方面都比龙窑更为优越。它的出现对我国南方,特别是对德化白釉瓷质量和产量的提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它在明末清初传入朝鲜和日本时,被称为串窑。因此对国外也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我国古代陶瓷炉窑都以外形取名,如北方的馒头窑,南方的龙窑,景德镇的蛋窑等。德化历代所使用的炉窑不仅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火焰的走向上发生了变化。我国历代龙窑尽管在大小和坡度上发生过许多变化,但其火焰走向一直属于平焰式。在屈斗宫发现的这座分室龙窑以及后来出现的阶级窑,由于有隔墙将窑分成多室,而且墙下留有通火孔,遂使火焰由略带坡度的水平走向,转变成半倒流走向而成为半倒焰式。由平焰式窑发展成为半倒焰式窑是窑炉发展史中一个突破。我国南方各著名瓷区一般在早期都使用龙窑,然后逐步形成

    至今未见到明以后之德化窑的发掘报告,因而对其装烧工艺尚不清楚。但从传世器物的口沿有釉和底足无釉看来,它们主要应是采用垫饼装匣烧制工艺。因为明代时这种工艺在我国南北方都已十分成熟,德化窑当亦不会例外

 

烧成温度和烧成气氛

    德化白釉瓷的烧成温度变化不大,都在1250~1280℃℃之间。即使到现代其烧成温度亦未超过1300℃。只用瓷石作为制胎原料的瓷器烧成温度也大致就在这个范围。吸水率数据,也说明多数瓷器都是烧到恰到好处。所以它和景德镇宋、元时期瓷器的烧成温度也相当。明、清时期德化白釉瓷釉的配方虽作了明显的调整,但它的烧成温度也未作相应的提高。这也是由于受到胎的制约而不能提高。因为烧成温度的提高会带来更多的变形。由此可见德化窑的烧制工艺还是受到严格有效的控制。这从盖德碗坪仑窑址堆集中发现的用以测量和控制烧成温度所用的,以碗的碎片制成的火照,可以得到证实。前面所述德化窑在窑形上的改进也是能保证这种严格控制的有效措施。

    德化白釉瓷釉的色调在外观上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白中微泛青色,其甚者即为青白釉;一类是白中微泛黄,其甚者即所谓“象牙白”。德化白釉瓷釉的透光反射曲线也可见到它的确分成两类:一类的最高反射率峰值处于500纳米左右。如北宋的NsT2(2),南宋的SST1(1),元代的YT5和清代的C74。它们有的是白里微泛青色,有的就是青白色。另一类的最高反射率峰值处于600纳米左右。如元代的YT7(1)和明代的MTB(1)都是白里微泛黄的“象牙白”和“猪油白”。这种差别的形成主要取决于烧成时的气氛。一般在还原气氛中烧成,使得釉中的Fe2O3较多地转变成低价状态,则呈青色。反之,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釉中Fe2O3较少地转变成低价状态,则呈黄色。由于德化白釉瓷釉Fe2O3含量都极少,所以都呈极淡的青色或黄色,即所谓泛青或泛黄。一般说来,德化白釉瓷在宋代是在龙窑中烧成的这种窑易烧还原焰,而且冷却速度也快,所以都泛青色。入元以后,由于使用了分室龙窑和阶级窑。这类窑可烧氧化焰,而且冷却速度也较慢,因而又使某些德化瓷白中泛黄而形成德化白釉瓷釉独具的“象牙白”和“猪油白”的风格。如果黄色再深一点而微微泛红,则被称之为“孩儿红”,指其像婴儿皮肤的颜色,是一种极为珍稀的釉色。

    我国南方素以青釉瓷著称于世,如越窑,南宋杭州官窑和龙泉窑都烧制出许多精美绝伦的青釉瓷。除去它们独特的烧制工艺外,其原料中含有一定量的Fe2O3即是其主要因素。德化所产的制瓷原料却得天独厚,不仅Fe2O3的含量都极少,而且产量甚丰,使两地制瓷历史可长达千年。遂使南方白釉瓷分别在五代和宋代在两地兴起而独步中华,享誉世界,为中国陶瓷工艺发展过程中的第五个里程碑增添了极为辉煌的一页。

 

德化窑特征

    德化窑种类繁多,有爵杯、梅花杯、香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尤以瓷塑最负盛名。瓷塑胎质优异,别有情趣,所塑人物性格鲜明,造型优美,神态逼真,风格洗练,有一种单纯的雕塑美和原材料的质地美。其中,以何朝宗所塑最佳。《福建通志》和<泉州府志>都称其为“善塑瓷像,为僧伽、大士,天下共宝之”。德化窑所制箫笛,明末清初人周亮工在<闽山记>中所称“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累百枝,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声凄朗,远出竹上。”

    德化窑自宋元时起,就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瓷为媒,漂洋过海,把优秀的中国陶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达泉州港,在游记中提到“并知刺桐城附近有一别城,名称迪云州(音译为德化戴云),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在东南亚,精美实用的德化瓷改变了当地“多以葵叶为碗,不施匕筋,掬而食之”的生活习俗;在欧洲,德化瓷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所生产的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原有的金银厨具,甚至引发了当地仿制德化瓷的热潮;在非洲,基尔瓦岛的大清真寺遗址、苏丹墓地都出土过德化窑瓷,有些还被寺院镶嵌在庙宇建筑或墓柱上作装饰……洁白如玉、精巧雅致的德化白瓷被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称之为“中国白”(Blancdechina)。

    宋元时期所烧青白瓷釉色偏白,主要以刻花、蓖划纹装饰。器物中盒子多见,式样有圆式、八角式和瓜棱式等多种,盖面多印有折枝花卉纹饰。

    明代白瓷胎质致密,透光度极好。釉面为纯白色,色泽光润明亮,迎光透视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色,故被称为“猪油白”、“象牙白”。

    清代德化白瓷与明代白瓷的区别是釉层微微泛青,与明代相比釉感较硬。

    白瓷产品有爵杯、梅花杯、掀炉、瓶、壶、碗、洗及瓷塑等。一般来说,明代以生产供器和瓷塑为主,清代以生产碗、壶等日用器物为主。

    德化瓷塑极为著名,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不仅面部刻划细腻,衣纹深而洗练,而且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这类作品往往印有名匠何朝宗、张寿山、林朝景等人的印记。

    德化青花瓷器的特征是青花中有深蓝色的线痕,图案花纹除花卉、山石外,人物故事题材也常见。

    清代德化窑继续烧制白瓷,但产品以日用器皿为主,釉色不似明代的白中微微闪红,而是白中透青。除白瓷外,明清德化窑还烧制青花和五彩器。建国以后,德化瓷塑继承传统手法,形象刻划深入,衣纹飘洒自如,并把传统的雕刻技法进一步运用于日用瓷和陈设瓷上,通体不加彩饰,素雅、恬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