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资讯

窑址专栏
宜兴窑窑址概况

宜兴窑

    宜兴窑,在今江苏宜兴丁蜀镇,故名。烧瓷历史悠久,秦汉时宜兴地区陶窑密布;两晋时在均山烧青瓷,唐初在归径等地大量烧制,至晚唐、五代成为南方民间著名青瓷窑;宋、元时期,丁蜀与西渚一带大规模烧造日用陶和早期紫砂。明清时成为当时的烧陶中心。涧众村发现有唐代青瓷窑址。明代以紫砂器闻名于世,出现不少制紫砂壶名家,如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等,并仿烧宋代钧窑器物,因有"宜钧"之称。  

 

宜均

    江苏省宜兴南部张渚和丁蜀镇一带早在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制陶,到了西周和春秋战国时代(约公元前1027~222)其制陶业已有相当的发展,成为南方原始青瓷和几何印纹硬陶的主要产地之宜兴民间传说的越国大臣范蠡灭吴后与西施到丁蜀山创始陶业之

说,也发生在这个时代。此后,两汉六朝时代生产了高温釉陶和青瓷,唐、五代时代的盛产青瓷直到宋、元、明时代的制陶业大发展,创制了紫砂器,并仿制了各类名瓷。明代且以紫砂和宜均著称于世。

    宜兴县东南不到20公里有蜀山和丁山。蜀山“原名独,东坡先生乞居阳羡时,以似蜀中风

景,改名此山也”蜀山在东,一般生产紫砂陶器,丁山在西,生产宜均。“明人王稚登《荆溪硫》说,宜兴古阳羡也,一名荆溪。蜀山黄黑二土,皆可陶,以作沽瓴、药炉、斧、隔、盘、孟、敦、瓶之属。“““近复出一种似钩州者,”“传世品以宋宣和殿款宜均釉西王母蟠桃笔洗为较早”(见傅振伦详注《陶录》和《陶说》)。明万历(1573~1619)宜兴陶工欧子明仿制各类名瓷,有仿哥窑纹片釉,仿官,并且仿钧,被称为欧窑,其仿钩之作其后发展为宜均,据此可知,宜均早在宋代已开始萌芽,而在明代已逐渐发展起来,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清代继承了欧窑的传统,宜均的精品已开始进入宫廷。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宜兴陶工葛明祥、葛源祥兄弟所制的宜均品种繁多、釉色精美,产品以火钵、花盆、花瓶、水孟为主,为清代宜均的代表作,被称为葛窑。“欧、葛瓷釉略相似,在灰墨蓝绿之间”。

    宜均所用胎质有两种,一是灰白的炻胎,另一是紫砂胎。从传世的器物观察,古代宜均的制釉方法应略似于唐钩,即先在胎上施以黑釉,然后洒以白釉,烧成时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各处的乳光釉区,并流淌成蓝色的兔丝纹而浓处则成乳白,不流淌则成乳白或蓝色乳光点。可以一次烧成,亦可两次烧成。《南窑笔记》谈到仿均时载“广窑亦有一种,青白相间,麻点纹者皆瓶钵之类……宜兴挂釉一种与广窑相似。今所造法用白釉为底,外加釉里红元子少许,罩以玻璃红宝石晶料为釉,涂于胎外,入火藉其流淌,颜色变幻,听其自然而非有意予定为某色也。其覆火数次成者其色越佳”。这种工艺就是一次烧成,但又说覆火几次更好。

    清代宜均的深褐色其实是一种黑褐色釉,含三氧化二铁量亦与其他黑釉相类似,但它还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铜,PbO和氧化锌,其量显然是有意加入的。

    宜均釉基本上是玻璃态,没有多少釉泡(这点恰恰与宋均相反)和未反应的其他矿物;有少数残留石英、个别的二次方石英和透辉石微晶。在光学暗场显微镜下散射蓝色乳光之处是肉眼看到的乳浊、乳蓝区。电镜下葛窑宜均乳光区具有液相分离结构,其孤立小滴略呈卵形,按长轴计算,其粒度分布在60~6000纳米的范围,在化学成份上属富二氧化硅相。

 

  宜兴紫砂

  宜兴陶瓷业的渊源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但作为具有本身的特点,以商品交换为主的制陶业,可能始于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产品主要是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

到了汉代,东汉时期宜兴鼎(别称丁,后文皆用丁)蜀镇周围,已经形成了以生产釉陶为主的窑场。而六朝前期南山北簏的青瓷窑场,也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吸取了绍兴、吴兴地区烧造青瓷的先进经验而建立起来的

    从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是宜兴烧造青瓷的第二阶段。当时的窑炉已发展成为坡度较低的龙窑,其代表性窑址就是丁蜀镇附近的涧众古龙窑。当时最密集的窑群却集中在归迳乡的棚山和真武殿山一带,那里的窑场大约维持到南唐末年

    从宋代起宜兴地区集中烧造日用陶器,除以缸、盆、罐、钵为大宗外,还有专业窑场生产军用或民用的小口淄肩的带耳瓶(“韩瓶”)。紫砂器的制作亦萌芽于此时。当时的紫砂壶还相当粗糙,主要供煮茶或煮水之用,而与明代中叶以后流行的供泡茶之用的紫砂茶壶区别较大。其后,宜兴的日用陶器,作为工艺美术品和陶艺品的紫砂器以及宜兴陶器,随着明代中叶以后江南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有了更大的发展,且延续烧制至今。

    宜兴陶瓷有着优秀历史传统,几千年来基本上没有中断,而日用陶瓷始终是它的主流;直至今天依然具有不断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宜兴生产规模宏大的是均釉及黄釉陶器,包括大、小型的缸、盆、罐、钵,并且已经独树一帜地创制出许多种园林用大型陶器。如大型花盆、瓶、陶桌、陶凳、鼓墩、各种釉瓦(包括绿、黄色琉璃瓦)装饰用大型电灯柱干,以及陶质家具等等,行销海内外,出口遍及世界各国。这在世界陶瓷工业生产和贸易上是少见的

     这种大量生产的日用和园林用大型施釉陶器有许多都以粗紫砂或细紫砂作胎的,其实也可算是紫砂陶器,不过一般大多以其釉质作称呼,叫作宜兴均釉陶、黄釉陶、青釉陶等等,反而不叫作紫砂陶。对于那些一般不施釉的紫砂器如紫砂花盆、盆景用的紫砂盆也常常被划归日用粗细陶器一类,与上述宜兴釉陶一起生产和销售。因此,宜兴紫砂陶器在广义上有两类,一类是上述的那些大规模生产的陶瓷工业紫砂胎制品,另一类则是具有丰富的文学、美术和文化内涵的、以紫砂茶壶为代表的陶瓷工艺美术品

    许多有关宜兴紫砂陶器的文献往往把它简称为紫砂陶、紫砂器、紫砂,而把紫砂壶甚至简称为砂壶,这些简称往往意指狭义的紫砂陶器工艺美术品。

 

宜兴紫砂陶器所用的泥料

    宜兴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各种各样类型的紫砂矿藏,早已被先民们用来制陶,公元前后制造的印纹硬陶许多都是利用紫砂泥制成的。优质的制茗壶的紫砂土传说是由一个“卖富贵”的异僧在蜀山发现的。其时代当早于金沙寺僧于明弘治制紫砂陶壶之前。据载,明代丁蜀镇、蜀山及附近地区所出的泥料有:

    嫩泥,出赵庄山,混以一切色土,具有能够成型的可塑性,是制壶的辅助泥料。

    石黄泥,出赵庄山,是矿藏深埋下的“石骨”,制出来的壶为朱砂色,是一种朱泥。

    天青泥,出墅,制出的壶为暗紫色,这种泥料有一些分支,如梨皮泥,制壶成梨冻色;淡红泥成松花色;淡黄泥成豆碧色;密泥成淡赭色;梨皮和白沙成淡墨色等。

    老泥,出团山,成陶器时呈白沙星点,状若珠玑。用天青泥、石黄泥与它混合可以制成深浅不一的古铜色。

    白泥,出大潮山。这种泥料可以制造瓶、盎、缸、缶,但当时尚未开发。

    这些泥料当时都从矿坑中挖出,往往挖到数十丈才能开采出来,那时,在蜀山周围都有许多紫砂矿坑,即所谓“陶穴环蜀山”也。

    明、清、民初以来,宜兴紫砂陶业皆沿用本地就地取材的紫泥料制紫砂器,没有多大的变化。1959年当地对原料作过调查研究①,矿区的泥料和产地有:

    白泥,本地白泥蕴藏量极为丰富,丁蜀镇南面有白泥山、大潮山、兰山等矿区;镇西均山坞弓前一带亦产白泥,镇北川埠附近亦有开采。黄泥、东山泥都产于于东山本山泥、乌泥、紫砂泥、红棕泥,绿泥产于黄龙山,涧众泥产于润众,西山嫩泥产于二郎山和西山一带

    上述粘土原矿除西山泥为高可塑性软质粘土外,其余皆呈石片状,性硬但很松散,缺乏滑腻感嫩泥呈灰色,白泥及绿泥呈灰白或青灰色,黄泥呈淡棕色,其余皆为淡紫色或紫酱色并有棕黄色夹层;除西山泥外,在水中均不易松散。在1300℃或以上烧后,白泥,绿泥均呈灰白色,其余则呈砖红、酱红或黑褐等色。西山嫩泥与紫砂尚有小熔洞与裂纹出现

    这些紫砂土原矿属沉积岩,矿体呈层状;白泥往往分布在山腰,甲泥在山脚平坦的地方,用露天开采或坑道平采。

    宜兴紫砂陶经过多次偏光显微镜鉴定、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热谱分析、电子显微镜鉴定,证实其主要矿物相由伊利石、高岭石组成,并含有不等量的蒙脱石、石英云母碎屑和针铁矿,微量矿物有金红石、钛铁矿、电气石、锆石等。甲泥和紫砂泥以伊利石、高岭石和少量针铁矿(或水针铁矿)为主;白泥主要含伊利石和高岭石,嫩泥则主要含伊利石,少量高岭石、蒙脱石和针铁矿。80年代末宜兴地区所用陶土原料的地质,化学-矿物组成和若干性质曾作过比较详细的研究。

    从现有的化学分析数据来看,原料中的三氧化二铁以白泥为最少,一般不超过2%,陶洗后的白泥中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少,为108%。三氧化二铁含量最高的紫砂原矿约在10%左右,但陶洗后个别有超过12%的,氧化亚铁3含量因各种陶土原料的不同而有高低之别,正可以满足制陶艺人对陶器的实用性质和外观色泽以配泥的方法加以调整。从表14-3的历代紫砂器的化学组成特别是三氧化二铁含量变动范围不太大(706%~995%)也可以看到紫砂器配泥的蛛丝马迹。数十年前紫砂工艺品的典型泥料配方有:1号紫砂器泥是80%紫砂泥加20%红棕泥。2号紫砂器泥为100%绿泥。3号紫砂器泥为20%紫砂泥加80%红棕泥。

    各种泥料由于其化学矿物组成有不同,其操作性能和生坯与烧结等性能都有差别。在成

型过程中可塑性最为重要,制坯后其干燥强度的好坏则直接影响到成品率,入窑烧成时则要求有不太大的烧成收缩以及不太高的烧成温度,出窑后的成品则希望它们有适当的强度和气孔率。

 

紫砂陶器的成型工艺

    紫砂陶器的造型多样,品种繁多。产品主要有各式茶具、酒具、餐具、文具、花盆以及陈设工艺品等。它们的成型方法有手工成型、注浆成型、旋坯成型和印坯成型。大量生产的紫砂陶器日用品大都使用现代陶瓷成型工艺的机械生产方式制造。只有紫砂工艺品和紫砂陶艺品才保持传统的手工成型的制作方法。宜兴紫砂陶的这种手工制陶方法实际上是继承了早在新石器时代传授下来的远古的方法,即泥条叠筑、泥条盘筑以及泥饼、泥片拼接等成型方法。当时,在世界各个角落处的先民部落中的陶工将陶泥搓成圆球(抟土),打成泥饼作器底,然后将搓成的泥条造成一个个泥圈,一个接一个地砌筑上去,一方面先与泥饼接合好,另一方面每筑一圈都要使泥圈上下连成一片,最后成为器身,或者用长的泥条从器底一直盘旋而上筑成器身。而泥饼-泥片法在宜兴一直保留到现在。目前宜兴手工制造一米以上的大缸仍然使用这种甚为有效的方法。至于紫砂陶艺品的所谓打身筒或镶身筒等典型的成型方法也是从这种古老的成型技术脱胎而来的。

    成型手工艺是制造优美的紫砂茗壶的重点和主要的技术①。一般分为打身筒法和镶身筒法。圆器用前法,方器用后法。成型之前,先准备好各种尺寸和厚度的圆泥片和长方形泥片圆片为底,围以长方泥片,粘接后成为圆筒形,然后,放在转盘上,把上下半部分别先后用工具拍打成圆形壶身,然后依次粘接颈、脚、把、嘴等细部,并附以壶盖,成为一件圆形的壶坯。圆器的成形主要是手工操作,局部也使用木模子,例如掇球壶的成型,其半球形壶盖的半球状粗坯是先在木模子中印压而成。也有造成粗坯后主要靠木模子精加工的。这种成型方法大多用在筋纹器(或称经瓤器)上,例如合菱壶,壶身状如南瓜,是采用手工和模型相结合的成型方法,将打好身筒后的粗坯放入木模子然后在粗坯内压印,使坯外因模子的阻挡而压出饱满的瓜棱状外形。壶盖也因是在盖头木模中成形的,故制出来的盖和身的棱纹都能够对合上,故称合菱,这种成型方法颇有供春之遗风。镶身筒法适用于生产方形制品。先将泥料打成泥片,按设计先做好各种样板,依样板裁切好所需泥片,然后把泥片镶接成方形壶身,再付上配件即成方壶的壶坯。这正是时大彬弃模而再用手工的古法。

    紫砂壶在萌芽期有可能在穴窑内烧成,周高起就曾说金沙寺僧造好的壶坯是“附陶穴烧成”的,甚至可能有平地堆烧的过程,不过考古家并未有这方面的纪录,也未报道是否在当时发现过类似半坡的那种穴窑。宋以后都在龙窑烧制,直至1957年才被倒焰窑代替。1973年才用隧道窑代替了倒焰窑,紫砂陶的烧结和色泽与烧成时的气氛关系密切。嫩泥中因含有少量的蒙脱石,熔剂含量偏高,故其烧成温度较低。据紫泥的化学组成可用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氧化铝-二氧化硅和氧化亚铁-氧化铝二氧化硅相图作烧成的理论指导。在强氧化气氛中烧成时,泥中的铁成分为赤铁矿和磁铁矿,则从前图可知胎中液相温度始于1400℃,虽有熔剂存在,其烧成温度还不会太低。在还原中烧成时,铁份有足够部分成低价铁溶入于液相中,从后图可知液相出现温度在1150℃,再加上熔剂的降低烧成温度的作用,故如超过此温度过多,制品易于起泡。氧化烧成,因生成赤铁矿含量较多,如土中铁量适中,可呈朱红色而为朱砂器,在还原中则因磁铁矿含量为主而呈果色的紫砂器。紫砂壶烧成以后,其中生成的主要矿物相为一次莫来石,二次莫来石(均属纳米尺寸的范围)和赤铁矿、磁铁矿,以及较大一点的残留石英、云母残骸和一定量的玻璃相。其显微结构与一般含一定量三氧化二铁的粘土质陶瓷制品相同。只有那种加有废壶的熟料粗颗粒的制品,由于烧成时生、熟料收缩率显著不同,在熟料界面处出现较明显的微裂隙,故在镜下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气孔结构。

 

紫砂陶器的装饰方法

    由于文人、学士的参与,把书、画、诗、词、金石、印章、篆刻等我国特有的美术传统寄情于紫砂陶艺品,又把我国的传统工艺手法如镶嵌、雕琢、镂空、染色、掺杂等用于紫砂陶,使紫砂陶艺的产品具有各种层次的丰富的艺术内涵而成为陶器珍品。

    书画、诗词、金石、印章、篆刻等是艺术,要有专门的训练和熟练的技巧,并且具有足够的紫砂制陶的知识才能完成。那种仿古代青铜器,仿自然界动植物的仿生需要雕塑家水平的手艺,也属于艺术技巧之类,这些都需要在掌握熟练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

    采用捏塑、雕塑等手工成型方法,可以按照作者自己的艺术意会创造自己的作品,如树瘿壶,龙头、凤嘴,枯枝把,如意足,桥梁钮等等。采用木模。石模、石膏模、钢模和树脂模等印模与捏塑法结合,还可以生产许多仿生类型的筋纹器,例如瓜棱壶,蟠桃杯等。

    清乾隆末年,宜兴陶工学习了景德镇瓷器描金的方法开始在紫砂壶艺品上进行鎏金装饰光彩射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现藏上海博物馆的一只邓奎款鎏金塔式紫砂方壶就是这类制品的典型例子。方壶四壁上的许多浮雕佛像都描以金身,并不使紫砂壶本身失却本来面目”,与各大寺院中的许多泥善萨,五百罗汉的泥身贴金是完全一致的。

    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款描金紫砂方壶一件系用“镶身筒”法成型,但所有棱角除壶底外皆被磨圆。用金粉描绘壶盖和壶肩上的花纹。壶身一侧绘以“湖山雁归图”的线条画,另一侧书《山居即景》五言绝句一首:“径穿玲珑石,檐挂峥嵘泉,水许束自注,昨来龙井边”,壶底钤“乾隆年制”篆文方印。在紫砂表面以金粉装饰,显然是受了景德镇粉彩技法的影响。

    从鎏金、描金发展到用金、银丝和红木紫檀木,黄藤木等在紫砂壶烧成后经过雕刻然后镶嵌上去,最后打磨抛光,显得更为名贵。朱坚始创的镶玉实际上是拼接玉制部件如壶嘴、把、的等。最典型的是清杨彭年制的包锡、镶玉、錾花的紫砂壶。该壶高94厘米,口径71厘米,壶呈竹节型,中腰、顶边和底边有凸弦。内钤“杨彭年制”方印。壶身全部包锡,一面錾梅花,另一面錾四言诗句:“一容之竹,爱此坚贞,其绿如菡,挹彼注兹,君子之福”。装玉嘴、玉柄、玉钮。此器现藏杨州文物商店,其所在地正是乾隆年间杨州天宁寺旁“十三房”的一家名叫“香雪居”卖宜兴紫砂壶商店的邻近。至于近年一些名手试验的坯体先镶嵌后烧成的工艺,技术要求很高;方面要求用来镶嵌的材料除美观之外,其耐火度要比紫陶高,烧成时不仅不能变质熔化而且不能变形,其收缩度又要与紫砂胎一致,所以,能用于镶嵌的材料不多。

    如前所述,紫砂陶如果施以满釉,则变为紫砂胎的釉陶。用青釉,纹片釉、黑釉,官窑釉以及钧釉都分别成为诸种釉的陶器如欧窑那样不成其为紫砂陶了。至于用不同的紫砂色泥进行泥绘装饰虽保持紫砂本色,但上乘之器当如凤毛麟角了。所以包漆、包金、银、铜、锡等,如为全包(所有紫砂器的外表面都被包着)也就无人知道为紫砂器,故亦不入紫砂之流了

清康熙时期所创的珐琅彩绘制花鸟,使紫砂壶别具一格,更为优雅,可惜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宜兴地区既缺乏景德镇那样的彩绘艺术人才,而在紫砂的棕色背景上绘画也大大限制了艺术的施展,所以始终都未能成为紫砂陶的重大分支。上述的珍品,清康熙珐琅彩紫砂方壶件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由前文可知,宜兴紫砂茗壶的制造技术和陶艺的发展,历代的精力几乎全都集中于艺术上,很少致力于实用性的改进,例如,使用时壶中的茶叶往往把壶嘴内壶壁的小孔堵住,常常倒不出茶水,其原因是装接壶嘴前,在连接处的壶壁上开了七个梅花样排列的小孔,然后装上壶嘴,茶叶泡开,茶叶片重新展开以后,像纸片一样,把七个小孔贴住,当然就倒不出水。解决堵住的问题需要改进设计,明末清初有一种新的设计,就是在壶盖和壶身之间,加入一个盎鬲,四周和底部有许多小孔,茶叶放在其中,泡茶后起储茶叶和泸茶水的作用。这种设计,陈仲美、沈君用都有奇制。现在,带盎鬲的紫砂壶在市面上仍有销售。第二种设计是把七个小孔挖掉而为大孔,在壶内这个地方装接上一个有许多小孔的球体称为球孔,然后在外面再装壶嘴。这种设计比较巧妙,倒茶时如茶叶贴在球上,因为球形,面积亦较大,小孔不会全被堵上,况且倒完次把壶放下后,壶嘴内部水的反冲力又把贴着的茶叶冲走,第二次就不会再被堵住了。这种带球孔的扁形茗壶,70年代在宜兴市面可以买到,现在已不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