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资讯

窑址专栏
景德镇窑窑址概况

景德镇窑

起源

    据记载,景德镇窑始烧于唐武德(618626)间。建国后发现遗址多处,以杨梅亭、石 虎湾、黄泥头最早,均为五代时期,烧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纯正,达70度。陶瓷窑炉的一种。亦称"蛋形窑"。可能是从龙窑和参考北方馒头窑,又根据烧松柴的特点发展起来的。窑身如半个瓮俯覆,又似半个蛋形覆置,也象一个前高后低的隧道。在控制烧成气氛和瓷器质量以及燃料消耗等方面,均较龙窑、阶级窑和馒头窑等为优。明清以来景德镇制瓷所取得的成就,是和这种窑的采用分不开的。

 

    景德镇窑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之一,宋代六大窑系。景德镇窑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景德镇原名昌南镇,因北宋景德年间烧制的精美瓷器而称今名。又因由数个窑口组成,故又称景德镇窑系。

    景德镇窑自唐代起即烧制青瓷,至北宋时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其瓷釉色白而略带青味,这种白中泛青、青中见白的色釉,为景德镇窑的新创,其色调给人以清新爽快之感。青白瓷以光素者居多,亦间有刻花者。靖康之变后,随宋室南迁,北方定窑的许多制瓷工匠也随之南下,他们带来了定窑瓷器制作技术,在景德镇仿制定窑瓷器。所产瓷器,胎体釉色纯白如粉,有粉定之称。受其影响,景德镇窑所烧青白瓷,装饰逐渐为印花所替代。青白釉瓷器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青白的瓷釉罩在刻花、印花的器皿上,纹样的凹下处积釉稍厚而较青,胎薄的花纹在迎光下若隐若现,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称。景德镇窑青白瓷曾作为贡瓷,供御府使用,其品种有碗、盒、盘、注子、瓶等。造型上常作成瓜棱口、花瓣等形状,纹饰有牡丹、 梅花、芙蓉、 莲花、鸳鸯、鱼、鸭及儿童形象等,其装饰方法为刻花、划花、印花和贴花等种类。

    到了元代,景德镇窑继续发展,已成功地烧制出了青花、釉里红、红釉等品种,并逐渐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明清时期,景德镇窑获得了空前发展,由于原材料的丰富和工匠技艺的高超,使所制瓷器在花色品种、器物类型,以及造型、装饰等方面较之前代,均有极大的丰富、提高和创新,成为中国古代制瓷工艺的鼎盛期。此一时期著名的品种有:明代永乐(1403~1424)、宣德(1426~1435)年间的青花、红釉、青釉等,在元代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一步,成为当时及后来景德镇窑的主要品种。成化(1465~1487)年间的斗彩、 正德(1506~1521)年间的孔雀绿釉及嘉靖(1522~1566)、万历(1573~1620)年间的五彩等新品种, 也以胎质细腻、釉色晶莹柔润、纹饰图案精美,而风靡于世。清代康熙(1622~1722)、 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年间的青花、五彩、红釉、天青釉、素三彩、粉彩、珐琅彩、窑变釉、广彩等,更是绚丽多彩,竞相争辉,产品行销全国,远销海外,成为中国瓷器的主要产地,有瓷都之称。清代后期至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景德镇窑的制瓷业出现凋零或停滞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又重获发展。景德镇窑在继承传统工艺,恢复传统品种,创造新的品种样式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地探索,并已取得了突出成就。 五代烧制青瓷和白瓷,产品以碗、盘类为主,青瓷釉色青中带灰,白瓷釉色较白。采用支烧法,碗、盘器内和底有一周长形支烧痕。以胜梅亭,湘湖为主。

    宋代时烧青白瓷为主,有名的湖田窑就在景德镇的湖田村,器型有碗、盘、合、瓶、壶、罐、枕等。装饰上有刻花、划花、印花、篦划纹等技法。纹饰有龙纹、凤纹、婴戏纹、海水纹、缠枝花纹等。

    明万历景德镇窑三彩炉,形制为直口,深腹,圜底,半圆形直耳,三螭足,为黄釉地饰紫、绿、蓝三色。炉的形制和其他香炉基本相似,只是上面装饰比较新颖。炉的三足由三螭首构成,作仰视透雕式,二螭尾上卷形成两个炉耳,饰透雕灵芝纹。一螭尾部贴于炉腹形成半浮雕式花纹。螭为紫色,与炉腹的黄色形成对比,一深一浅、一暗一明,醒目而且显得张扬。整件炉体设计新颖,造型别致,蟠螭纹变得更加美观和惹人喜爱,早已成为一种吉祥的传统纹饰。在炉底外壁有青花"大明万历年制"款,文分两竖行,外有双圈线。此炉出土万历帝椁北侧。

 

制瓷原料

    蒋祈的《陶记》中所提到的“进坑石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比壬坑、高砂、马鞍山、磁石塘。厥土、赤石,仅可为匣、模。….…攸山山楼灰之,制釉者取之。而制之之法,则石垩炼灰,杂以槎叶木柿,火而毁之。必剂以岭背釉泥,而后可用。”这是中国古代文献资料中第一次提到景德镇在烧制瓷器时所用的制造胎釉及匣钵的原料。经过考证,“石泥”即是“瓷石”,“釉泥”即是“釉石”,“灰”即是“釉灰”。所提到的地名,亦可与今天的地名相对应,而且分别是瓷石、釉石、釉灰及匣钵原料的产地。

    宋应星《天工开物》的《陶埏》篇中论及白瓷时,提到“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这是中国古代文献资料中第一次论及制瓷原料时提到两种不同性质的瓷土,即是高梁山的粳米土和开化山的糯米土,而且需要配合使用方能成瓷。这些史料为我们研究景德镇的制瓷原料和胎釉配方的发展过程提供了十分可贵的讨论依据。

()高岭土

景德镇市东北45公里处有一座高山,名曰高岭山。山下有一小村叫高岭村

种耐高温而又具有可塑性的粘土,可用作制瓷原料。村人即以高岭土称之

方有高岭土这一名称

()瓷石

瓷石是一种主要含有石英和绢云母矿物组成的岩石,其中绢云母是水白云母的一种细颗粒组成。它既具有适当的可塑性,又具有相当的助熔作用,而且其化学组成也十分接近瓷胎的化学组成。因此,它可以单独用作制瓷原料,不用添加其他任何粘土矿物。这就是中国制瓷史上所谓的一元配方。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釉瓷就是用一种原料粘土或瓷石制成的。可以说中国能成为发明瓷器的国家应归功于首先使用这种粘土或瓷石作为制瓷原料。

()釉石和釉灰

蒋祈的《陶记》中所提到的“攸山山槎灰之,制釉者取之。而制之之法,则石垩炼灰,杂以槎叶、木柿,火而毁之,必剂以岭背釉泥而后可用”。这里的“釉泥”即是现在所称的釉石或釉果。蒋祈的这段描述是比较详细的。不仅指出釉灰的制法,而且进一步描述了釉浆是由釉灰加釉石配制而成的。

 

白釉瓷釉的化学组成及显微结构

    景德镇近1000年的制瓷历史为人们提供了一条十分清楚的发展途径。在制胎原料上从使用单一瓷石的一元配方到掺用高岭土的二元配方,高岭土的用量逐步增多。在化学组成上SiO2逐渐减少,Al2O3逐渐提高。在胎的显微结构上石英的含量逐渐减少,莫来石的含量逐渐增多。从而使景德镇白釉瓷胎逐步接近现代硬质瓷的标准。这些内在质量的改进势必反映到瓷胎性能的提高。在制釉原料上从使用较多釉灰到逐渐减少其用量,而增加釉石的用量。遂使釉中的CaO逐渐减少,K2ONa2O的用量逐渐增加,从而使景德镇白釉瓷釉从钙釉逐步发展成钙碱釉和碱钙釉。在显微结构上,从透明玻璃釉到含有一定异相的不同程度的乳浊釉。使中国的传统钙釉更趋于完善。这些改进和成就遂使景德镇白釉瓷自宋以后,特别是清代初期成为中国白釉瓷的代表。另外,景德镇历代白釉瓷胎在化学组成上的变化规律也可用作它们断代的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它们与北方白釉瓷断源的依据。

 ()成型和施釉

景德镇瓷器历来是采用塑性手工成型。即是利用泥坯在陶轮上用手拉制成大小不等的各式盘、碗、碟等器皿。即所谓圆器成型。传统的圆器拉坯全靠陶工手法熟炼,操作时仅用一块瓷片磨成的刮版作为辅助工具。拉制好的粗坯,再用经过数次修整的黄泥模子进行印坯。模子的形状和大小应符合制品的要求。印坯的目的即是保证所拉制的泥坯在大小和形状方面的一致以及坯内面更为光滑平整。印好的坯再经过多次修整,使其内外光平,厚薄符合要求,即所谓修坯。修坯分粗修和精修。修坯完毕后即进入施釉工序。根据不同情况施釉有浸釉、荡釉、吹釉和涂釉等各种方法。其传统工艺流程大致如下:拉坯~略干~印坯~干燥~粗修~刷内水(用特制的毛笔)~荡内釉~精修外部~刷水浸外釉~剐底~施底釉④。景德镇瓷器的造型及外观质量全靠制瓷工人技艺的熟练程度。他们自古即分工极细,各专其技,即《陶记》所说的“陶工、匣工、土工之有其局;利坯、车坯、釉坯之有其法;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然规制,各不相紊。”由于分工专一,有利于技艺的提高,但真正具有高超技艺的工人也不是很多。正如唐英在论及“圆器修模”时所说的“凡一器之模,非修数次,其尺寸、式款烧出时定不能吻合。此行工匠务熟谙窑火、泥性方能计算加减以成模范。景德一镇群推名手不过三两人。”修模工如此,其他各工序的情况可能更不会例外。

1.炉窑

多年来考古学者在景德镇各古窑址进行的发掘工作,已能大致得出各个时期所使用的不

同窑形和窑具情况。

    景德镇湖田窑是我国生产青白釉瓷和白釉瓷的著名窑场。它兴烧于五代、历经宋、元至明代隆庆、万历之际,延续烧制长达六百余年,其窑业遗迹与遗物的堆积面积约为四十万平方米近年来对它的系统的调查和考察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下述有关湖田窑资料,除注明引文外,多引自此报道。1978年在清理乌泥岭东坡遗存时,发现残窑一座,残长13,2.9,残高0.6米。坡度为14.5度。根据窑内遗物分析,认为是宋末元初湖田窑烧制白釉、黑釉及黄褐釉粗瓷的窑炉。从残留窑的尺寸来看应属小型龙窑。1973年在南河北岸发掘到一座残窑。窑长为19.8,前室宽4.56,后室宽2.74米、窑壁残高0.6~1.2米。坡度为12度。该窑底基保存完整。根据窑底上遗留的瓷器,发掘者认为是元代后期烧制卵白釉瓷及少量青花瓷的瓷窑。其形状和前面所说的宋末元初的窑形十分相似。应是龙窑类。发掘者在明代的遗存中又发现两座残窑,其窑形已有所变化。一座是1972年在乌泥岭东发现的明代早中期的葫芦形窑,其形状与《天工开物》中的瓷窑插图相似,只是由于窑壁未能保存,尚不知其窑墙上部是否开有“天窗”。窑长8.4,前宽3.7,后宽1.8米。坡度为4~10度。此窑已较上述两窑为小。另一座是1979年在乌泥岭顶清理的明代中期马蹄形窑。该窑保存完好,为半倒焰式窑,与北方馒头窑十分相似。窑长2.95米、宽2.5~2.7米。坡度为12.5度。窑后部有烟道六个,后烟室一个,惜上部无存,未见有烟囱的报道。1982年在景德镇市区明、清御厂附近的珠山路进行基建时,清理出一座明宣德时用于烧制祭红等颜色釉瓷的所谓“色窑”。由于该窑破坏严重,仅残存部分窑床和六个小烟道。但根据窑床面积估计最多只能装烧小碗三百件。它不仅大大小于可装烧两千件左右的明中期马蹄形窑,也小于明、王宗沐在《江西省大志·陶书、窑制》条中所提到的可烧制小器千余件的所谓民间“青窑”。窑形的变化和窑制的大小都与提高烧成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到了清初景德镇瓷窑又有了变化。唐英在其《陶冶图编次》的《成坯入窑》条中已明确提出“窑制长圆形如覆瓮,高宽皆丈许,深长倍之,上罩以大瓦屋名为窑棚。其烟突围圆高二丈余,在后窑棚之外。”这段描述清楚地说明这种“形如覆瓮”的窑就是景德镇特有的沿用至50年代初的景德镇窑。由于它形如半个陶瓮或半个鸭蛋覆卧在地上故又称瓮窑或蛋窑。明末清初是景德镇瓷器辉煌的高峰时期,也是中国瓷器享誉世界著名窑场的代表。这种瓷窑的应运而生有其历史和技术渊源。它的独特结构和高效的热工技术不仅在我国陶瓷技术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欧洲早期陶瓷炉窑的设计也产生过影响。

    综上所述,景德镇在元末之前所使用瓷窑可能都是龙窑,它和我国南方早期使用的龙窑十分相近。到了明代早中期和中期就出现了葫芦形窑和马蹄形窑。待至明末清初就出现了蛋形窑。可见蛋形窑是从龙形窑经葫芦形窑逐渐演变而来。它们的容积也经过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的演变过程。

    成的或是用被烧器皿生坯的碎片放在窑内的适当位置,待烧到接近止火时取出验证瓷器是否烧好,以决定止火时间,在湖田窑南宋堆积层中也曾获得了“火照”实物。另一种即是凭烧窑工多年积累的经验,观察窑内火焰的颜色以决定止火时间。上述的银红色一般也就在1300℃上下,紫红色一般在600~700℃之间,可知明末以前景德镇瓷器的烧成温度不会超过1300,开温度则大于600℃。

    根据以上三个文献,可以看出景德镇古代白釉瓷的烧成时间约为24~36小时之间。止火温度约为1300℃上下,由景德镇历代所使用窑形都属长形窑体,因而沿着窑的长度、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窑的前部温度较高,1260~1320,窑的后部温度较低约低于1260℃②,根据所烧器皿的情况,安放在不同的窑位上景德镇瓷器历来是用马尾松柴作燃料。在当地这种松柴从不作炊用,而只供烧瓷器之用故在景德镇又有了一个专用名词“窑柴”。这种窑柴挥发分多,约含85%。灰分少,约含0.7%~1%,具有火焰长,发热量高,燃烧速度快以及不含硫等优点。由于用这种松柴作燃料,容易烧还原焰,而且由于不含硫,在胎、釉化学组成中Fe2O3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则成清亮透激的白釉瓷,而含Fe2O3较高的呈白里泛青的白釉瓷,从而形成了景德镇瓷的特色。

    在上述文献中无法得出景德镇历代瓷器的确切烧成温度,也不能看出烧成温度的变化情况。但从五代到明、清这一漫长的过程中,窑形已从龙窑、葫芦形窑发展到蛋形窑。窑的变化和改进必然给烧成温度带来变化和提高。表10-6为景德镇历代各窑烧制的瓷片的实测烧成温度。表中还附有与烧成温度有关的性状和性能。由于景德镇大宗产品多属盘碗之类,而且胎体较薄,很难取得符合试验条件的试样。因而所能收集到的烧成温度数据不多和不够系统。但还是可以看出,从五代和宋代的低于1200℃到清代的1300℃的发展过程。结合前面所提到的景镇历代瓷器配方和化学组成的变化,说明在五代和宋代使用单一瓷石作为原料时,烧成温度也就在1200℃左右。到了元、明时期使用少量高岭土作为瓷胎配方和炉窑改进的基础上已将烧成温度提高到1250℃上下。待至清代使用了较多的高岭土,则将烧成温度提高到1300℃左右,与北方白釉瓷相比,景德镇白釉瓷的烧成温度是比较低的。结合文献记载和近代对匣钵、炉以及瓷片烧成温度的研究,对烧成温度所作的结论应是符合景德镇瓷器烧制工艺的实际情况,烧制工艺的改进也是景德镇瓷器质量得以改进的重要保证。